• [  xínɡ chá  ]
  • ㄒ一ㄥˊ ㄔㄚˊ
  • GAJH PWFI

刑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明察刑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明察刑事。

《吴子·料敌》:“赏信刑察,发必得时。”
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职官志四》:“六察者:吏察、户察、礼察、兵察、刑察、工察也。”

刑察(xing cha)同音词

  • 1、省察[xǐnɡ chá ]

    1.审察;仔细考察。 2.检查;内省。

  • 2、省察[xǐnɡ chá ]

    审视;考察:留神省察|焚香默坐,深自省察。

  • 3、星槎[xīnɡ chá ]

    1.往来于天河的木筏。传说古时天河与海相通,汉代曾有人从海渚乘槎到天河,遇见牛郎织女。见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三。 2.泛指舟船。

  • 4、行茶[xínɡ chá ]

    1.递送茶水。 2.旧指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。

  • 5、幸察[xìnɡ chá ]

    1.敬辞。犹言明察。

刑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侦察捕捉。
  • 2、清白;高洁: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
  • 3、《吕氏春秋》篇名。“察传”即明察传闻之意。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,应加以审察、深思和验证,否则将铸成大错,甚至导致国亡身死。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,生动有趣。
  • 4、1.谓审察言辞的真伪虚实。
  • 5、1.考核官吏的大典。明制对官吏六年考核一次,清改为三年。
  • 6、1.观察长度。
  • 7、1.审察判断。
  • 8、1.经过考察研究而作出决定。
  • 9、访观察和访问,以弄清实际情况:察访民情。
  • 10、1.观察情况。
  • 11、1.观察,考察。
  • 12、1.监察御史的别称。
  • 13、1.蒙古语。指白颜色。
  • 14、1.犹审核;审察。
  • 15、1.见"察慧"。
  • 16、1.亦作"察惠"。 2.聪明有智慧。
  • 17、1.察看分辨。
  • 18、《吕氏春秋》篇名。“察今”为明察当今形势之意。文中认为法令制度的颁布实施要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,不能拘泥于古法。语言流畅,多用比喻,“刻舟求剑”等成语即出于本文。
  • 19、1.察看警戒。
  • 20、1.考察推究。
  • 21、汉代选官制度。始于武帝时,由丞相、列侯、刺史、守相等推举,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,主要科目有孝廉、贤良文学、秀才等。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。
  • 22、看出;发现: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,她爱我们,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的意思。
  • 23、1.实地调查。
  • 24、1.观察;考察;为了解情况而细看。

刑察的相关查询

刑察的意思解释、刑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