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ān bó  ]
  • ㄈㄢ ㄅㄛˊ
  • TOL TUR

番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称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称来 华 贸易的外国商船。

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一一八:“麟趾褭蹄式可寻,何须番舶献其琛?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电报》:“近日番舶畅行, 华 洋杂处,兵机万变,瞬息不同。”
陈去病 《登鼓浪屿》诗:“番舶正连鹅鸛阵,怒涛如振鼓鼙声。”

番舶(fan bo)同音词

  • 1、蕃舶[fān bó ]

    1.海外入境的船舶。蕃,通"番"。

  • 2、藩伯[fān bó ]

    1.古代诸侯中的领袖。 2.明清时指布政使。

  • 3、泛泊[fàn bó ]

    1.犹飘荡;飘浮。

  • 4、泛博[fàn bó ]

    1.亦作"泛博"。亦作"泛博"。 2.广大;广博。

  • 5、翻泊[fān bó ]

    1.谓或飞或止。

  • 6、翻簸[fān bǒ ]

    1.犹飞驰。

  • 7、繁博[fán bó ]

    (引证)多而广泛。

  • 8、反拨[fǎn bō ]

    1.犹言反抗;抵抗。

  • 9、反驳[fǎn bó ]

    说出自己的理由,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。

  • 10、饭钵[fàn bō ]

    1.盛饭的钵盂。

番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海船。亦泛指大船。
  • 2、1.犹舶物。
  • 3、1.国外来的商人。
  • 4、1.指外洋船舶载货前来。 2.泛指从国外运来;外来。
  • 5、1.由船舶运来的货物。一般指国外运来的货物。
  • 6、1.船舶的主人。
  • 7、趠风1.指梅雨结束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。
  • 8、来品从外国进口的商品。因旧时多用海船运来,故称。
  • 9、般若1.佛教语。梵语的译音。或译为"波若",意译"智慧"。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,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,故用音译。大乘佛教称之为"诸佛之母"。
  • 10、般若佛教指最通达的智慧。
  • 11、泊洑1.沼泽地。
  • 12、泊礼1.薄礼。
  • 13、泊然1.恬淡无欲貌。
  • 14、泊如1.恬淡无欲貌。
  • 15、泊位可供船舶靠泊的码头位置或浮筒位置。通常指码头泊位。它的数量和等级是衡量一个港口设施规模的重要标志。
  • 16、博丽1.丰富华美。
  • 17、博练1.渊博练达。 2.深谙。
  • 18、博临1.谓广泛惠临﹑惠顾。
  • 19、博陆1.即双陆。古代博戏之采名。 2.指霍光。《汉书.霍光传》载,汉武帝封霍光为博陆侯。光忠谨,曾长期主持朝政。
  • 20、博罗1.芋头的异名。 2.蒙古语boru音译。青色;灰褐色。
  • 21、博落1.广疏貌。
  • 22、博买1.宋时称官府收买外来商品。
  • 23、博敏1.谓思路宽广,才思敏捷。 2.博学聪明。
  • 24、博名1.获取好名声。

番舶的相关查询

番舶的意思解释、番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