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ǔ ɡōnɡ  ]
  • ㄐ一ㄡˇ ㄍㄨㄥ
  • VT PK

九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宫调。

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;

引证解释

⒈  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。 《易》纬家有“九宫八卦”之说,即离、艮、兑、乾、坤、坎、震、巽八封之宫,加上中央宫。

《灵枢经·九宫八风》:“九宫八风。立秋二,玄委,西南方;秋分七,仓果,西方;立冬六,新洛,西北方;夏至九,上天,南方;招摇,中央;冬至一,叶蛰,北方;立夏四,阴洛,东南方;春分三,仓门,东方;立春八,天留,东北方。”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,重之以卜筮,杂之以九宫。”
李贤 注:“《易乾凿度》曰:‘ 太一 取数以行九宫。’ 郑玄 注云:‘ 太一 者, 北辰 神名也。下行八卦之宫,每四乃还於中央。中央者, 北辰 之所居,故谓之九宫。’”
前蜀 杜光庭 《胡贤常侍安宅醮词》:“六甲五行之象,九宫八卦之方,各静封隅,永垂贞吉。”

⒉  古代算法名。

旧题 汉 徐岳 《数术记遗》卷一:“九宫算,五行参数,犹如循环。”
甄鸾 注:“九宫者,即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左三右七,戴九履一,五居中央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赵达传》:“治九宫一算之术,究其微旨,是以能应机立成,对问若神。”

⒊  道家语。三光、三宝、三生的合称。

《黄庭内景经·五行》“三五合气九九节” 梁丘子 注引《玄妙经》:“三者,在天为日、月、星,名曰三光;在地为珠、玉、金,名曰三宝;在人为耳、鼻、口,名曰三生……合三者为九宫。”

⒋  指 唐 时的九宫神坛。 玄宗 天宝 三年置。其名为:太一、天一、招摇、轩辕、咸池、青龙、太阴、天符、摄提。参阅《旧唐书·礼仪志四》。

⒌  舞曲名。

《新唐书·礼乐志十一》:“上元舞者, 高宗 所作也。舞者百八十人,衣画云五色衣,以象元气。其乐有上元,二仪,三才……七政,八风,九宫。”

⒍  曲调名。黄钟宫、仙吕宫、正宫、中吕宫、南吕宫、五宫双调、大石调、越调、商调,合称九宫调。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。参见“九宫十三调”。
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九宫十三调,南曲之门户也。”

⒎  九宫格的简称。参见“九宫格”。

清 包世臣 《艺舟双楫·述书上》:“更以朱界九宫移其字,每日习四字,每字连书百数,转峯佈势,必尽合於本乃已。”

⒏  中国象棋术语。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“米”字形方格。是“将”、“帅”和“士”活动的地区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元曲常用的九种宫调,有仙吕宫、南吕宫、中吕宫、黄钟宫、正宫、大石调、双调、商调、越调等。

⒉  九宫格的简称。参见「九宫格」条。

⒊  术数用语。指九个方位。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,加上中央,合称为「九宫」 。

《后汉书·卷五九·张衡传》:「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,重之以卜筮,杂之以 九宫。」

⒋  象棋术语。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「米」字形方格。是「将」、「帅」及「士」活动的区域。

九宫(jiu g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九工[jiǔ ɡōnɡ ]

    1.即九官。

  • 2、九功[jiǔ ɡōnɡ ]

    1.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。 2.指九种职业的赋税。 3.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。

  • 3、九攻[jiǔ ɡōnɡ ]

    1.多次攻击。

  • 4、九共[jiǔ ɡònɡ ]

    1.《尚书》逸篇名。 2.指九州。

  • 5、九贡[jiǔ ɡònɡ ]

    1.周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。亦泛指进贡。

  • 6、舅公[jiù ɡōnɡ ]

    1.称父或母之舅。

  • 7、僦工[jiù ɡōnɡ ]

    1.僦功。僦,通"就"。

  • 8、僦功[jiù ɡōnɡ ]

    1.谓成就事功。僦,通"就"。

  • 9、酒功[jiǔ ɡōnɡ ]

    1.酒的功效。

  • 10、酒觥[jiǔ ɡōnɡ ]

    1.犹酒杯。

九宫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帝王宫苑中的池沼。
  • 2、1.一种平纹的绸子。
  • 3、1.帝王宫中的厨房。借指宫人所用之膳食。
  • 4、1.供帝王享用的物资储备。 2.皇太子。
  • 5、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,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。一般为七言绝句。唐代诗人王建作有《宫词》百首,开创以“宫词”作诗题。唐、五代常有这类作品,历代创作《宫词》的诗人也很多。
  • 6、1.官名。宫观使。
  • 7、八角或六角形的灯,每面糊绢或镶玻璃,并画有彩色图画,下面悬挂流苏。原为宫廷使用,因此得名。
  • 8、1.指宫中。
  • 9、1.宫漏的水滴。借以表示时间。
  • 10、1.宫中用的花形金质首饰。借指宫女。
  • 11、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。
  • 12、1.制作精美的竹席。
  • 13、1.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。也称暖耳,耳衣。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,故称"宫貂"。
  • 14、中国古乐曲的调式。唐代规定二十八调,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。最低的一根弦(宫弦)上的调式叫宫,其余的叫调。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。元代杂剧,一般只用五个宫(正宫,中吕宫,南吕宫,仙吕宫,黄钟宫)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(大石调,双调,商调,越调)。这是后世所谓九宫。
  • 15、1.保卫王宫的兵士。
  • 16、1.即天枢星。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。
  • 17、1.太子詹事的别称。
  • 18、宫女。
  • 19、1.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,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。
  • 20、1.犹皇恩。
  • 21、1.即宫刑。
  • 22、1.帝王宫中的法规。
  • 23、1.指太子的官署。古代称太子的住所为青宫或东宫,太子的官属为春坊。 2.指太子。 3.指宫廷作坊,专门生产供应宫廷使用的各种物品,其中也有专管织造的作坊。
  • 24、1.宫廷房舍。 2.借指后妃。

九宫的相关查询

九宫的意思解释、九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