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ān zhì  ]
  • ㄐ一ㄢ ㄓˋ
  • XDG TGM

缄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封锁控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封锁控制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锺会传》:“会 所向摧弊,前无彊敌,缄制众城,罔罗迸逸。

蜀 之豪帅,面缚归命,谋无遗策,举无废功。”

缄制(jian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剪薙[jiǎn zhì ]

    1.铲除。

  • 2、剪枝[jiǎn zhī ]

    1.谓修整树木的枝丫。

  • 3、剪直[jiǎn zhí ]

    1.径直;直捷。

  • 4、剪纸[jián zhǐ ]

    民间工艺,用纸剪成人物、花草、鸟兽等的形象。也指剪成的工艺品。

  • 5、荐至[jiàn zhì ]

    1.接连而来。荐,通"洊"。

  • 6、践跖[jiàn zhí ]

    1.犹踩踏。

  • 7、践陟[jiàn zhì ]

    1.升登;攀登。

  • 8、兼之[jiān zhī ]

    加以 ②:人手不多,~期限迫近,紧张情形可以想见。

  • 9、兼职[jiān zhí ]

    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:身兼数职ㄧ~教师。

  • 10、謇直[jiǎn zhí ]

    1.正直。

缄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。
  • 2、1.犹购置。 2.制作。
  • 3、1.撰作碑文。
  • 4、1.制作购置。
  • 5、1.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。
  • 6、1.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。帛的长宽皆有定制,因称"制币"。
  • 7、1.刑具。带棱的生革皮鞭。
  • 8、1.犹言应变。
  • 9、1. 列表。如:将结果制表。
  • 10、1.统辖军队。 2.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"制兵"。
  • 11、惩处:严加制裁|以法制裁。
  • 12、1.诏令的文稿。
  • 13、1.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以问臣下,称为"制策"。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"受策察问,咸以书对",董仲舒﹑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.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  • 14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5、1.犹操持。
  • 16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7、1.撰写文章。
  • 18、1.处理事务。
  • 19、1.限制。
  • 20、1. 制订或修改宪法。如:制宪立法。
  • 21、1.制度,法制。
  • 22、1.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。 2.指德行。
  • 23、1.制造形象。即钩描轮廓。
  • 24、1.犹压制。

缄制的相关查询

缄制的意思解释、缄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