屨字目录

屨
  • 拼音:

     
  • 部首:

  • 笔画:

    17
  • 五笔 :

    NTKV
  • 3
  • 14
  • 半包围结构
  • SHOV
  • XMKZ
  • 77244
  • 1464
  • 5C68
横折横折横折横折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屨(屦)jù(ㄐㄨˋ)

⒈  古代用麻葛製成的一種鞋:屨賤踴貴(鞋價低賤而假肢卻很貴,形容社會黑暗,統治者慘無人道,濫施酷刑)。

⒉  踐踏。

⒊  古同“屢”。

统一码

屨字UNICODE编码U+5C68,10进制: 23656,UTF-32: 00005C68,UTF-8: E5 B1 A8。

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康熙字典解释

屨【卷八】【履部】

履也。从履省,婁聲。一曰鞮也。九遇切

说文解字注

(屨)也。晉蔡謨曰。今時所謂者、自漢以前皆名屨。左傳。踊貴屨賤。不言賤。禮記。戶外有二屨。不言二。賈誼曰。冠雖敝。不以苴。亦不言苴屨。詩曰。糾糾葛屨。可以霜。屨、舄者一物之別名。者足踐之通稱。按蔡說極精。易、詩、三禮、春秋傳、孟子皆言屨。不言。周末諸子、漢人書乃言。詩、易凡三。皆謂踐也。然則本訓踐。後以爲屨名。古今語異耳。許以今釋古。故云古之屨卽今之也。周禮屨人。掌爲舄屨。鄭云。複下曰舄。襌下曰屨。古人言屨以通於複。今世言屨以通於襌。俗易語反與。方言。屝屨麤也。其通語也。从省。婁聲。九遇切。古音在四部。一曰鞮也。革部鞮下曰。屨也。二字爲轉注。方言曰。襌者謂之鞮。

屨的同音字 ( ju

与屨相同部首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