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é dào  ]
  • ㄐ一ㄝˊ ㄉㄠˋ
  • FCET UQWL

劫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强盗;劫贼。指从事抢劫活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强盗;劫贼。

《南史·赵伯符传》:“﹝ 伯符 ﹞为政苛暴,吏人畏惧如与虎狼居,而劫盗远迸,无敢入境。”
清 褚人穫 《坚瓠馀集·瓦卜》:“盖此人乃劫盗,事露将逃匿,故隐姓来卜。”
章炳麟 《中华民国解》:“远猷辰告而不能治一水门,长驾远驭而不能捕一劫盗。”

⒉  指从事抢劫活动。

《百喻经·劫盗分财喻》:“昔有羣贼共行劫盗,多取财物,即共分之。”
《宋书·黄回传》:“回 拳捷果劲,勇力兼人,在 江 西与诸 楚 子相结,屡为劫盗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抢劫偷盗。

《南史·卷一八·赵伦之传》:「为政苛暴,吏人畏惧如与虎狼居,而劫盗远迸,无敢入境。」

⒉  强盗。

《宋书·卷八三·黄回传》:「回拳捷果劲,勇力兼人,在江西与诸楚子相结,屡为劫盗。」

劫盗(jie dao)同音词

  • 1、阶道[jiē dào ]

    1.作为通道的台阶。

  • 2、劫道[jié dào ]

    1.拦路抢劫。

  • 3、诘盗[jié dào ]

    1.究办强盗。

  • 4、节导[jié dǎo ]

    1.指官员出行前导的仪仗队。

  • 5、解祷[jiě dǎo ]

    1.消灾求福的一种祭祀活动。

  • 6、解道[jiě dào ]

    1.懂得;知道。 2.犹能吟,会吟。 3.讲述,诉说。

  • 7、街道[jiē dào ]

    ①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。 ②关于街巷居民的:~工作。

  • 8、截道[jié dào ]

    1.拦路。 2.拦路打劫。

  • 9、嗟悼[jiē dào ]

    1.哀伤悲叹。

  • 10、戒刀[jiè dāo ]

    旧时僧人所佩带的刀,按戒律只用来割衣物,不许杀生。

劫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盗贼藏身﹑活动的地区。
  • 2、1.盗窃掠夺者。
  • 3、1.盗匪的头目。
  • 4、1.亦作"盗取"。 2.窃取;掠夺。 3.谦辞。犹摘录,抄录。
  • 5、1.窃取政权。
  • 6、1.古泉名。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。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。
  • 7、1.窃夺;窃取。
  • 8、1.犹盗贼。 2.劫掠人口。 3.窃取他人财物。
  • 9、1.口称仁义而行如盗贼的人。
  • 10、1.侵犯边塞。
  • 11、1.私通其嫂。
  • 12、1.史家之《春秋》笔法,国君为地位低贱的人所杀称"盗杀"。 2.杀死并据为己有;非法猎杀。 3.暗杀。
  • 13、1.结聚成伙的盗贼。
  • 14、1.盗贼的行迹;盗窃的痕迹。
  • 15、1.谓过量痛饮。
  • 16、1.亦作"盗劫"。 2.盗窃掠夺。 3.抢劫杀害。
  • 17、1.窃取克扣。
  • 18、1.非法截留。亦指非法截留的财物。
  • 19、1.《淮南子.泛论训》:"齐人有盗金者,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,勒问其故曰:'而盗金于市中何也?'对曰:'吾不见人,徒见金耳。'"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。 2.《汉书.直不疑传》:"为郎,事文帝。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金郎大惭。"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。
  • 20、1.亦作"盗警"。 2.谓发生盗贼劫掠事件。
  • 21、1.窃据。
  • 22、1.为盗之具。指谋取私利的手段。
  • 23、1.割据;强占。
  • 24、1.私自开通水道;非法决裂堤岸。

劫盗的相关查询

劫盗的意思解释、劫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