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ěi suǒ  ]
  • ㄨㄟˇ ㄙㄨㄛˇ
  • AFN FPX

苇索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用苇草编成的绳索。古代民俗,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,以袪除邪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苇草编成的绳索。古代民俗,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,以袪除邪鬼。

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祀典·桃梗苇茭画虎》:“谨按《黄帝书》:‘上古之时,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子,性能执鬼, 度朔山 上有桃树,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,无道理,妄为人祸害, 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,执以食虎。’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,垂苇茭,画虎於门,皆追效於前事,冀以御凶也。”
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帖画鸡户上,悬苇索于其上,插符其傍。”
清 唐孙华 《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》诗:“桃符苇索一时新,对立春风突兀身。”

苇索(wei suo)同音词

  • 1、尾琐[wěi suǒ ]

    1.细碎琐屑,微小。 2.形容衰微。 3.犹猥琐,庸俗不大方。

  • 2、微琐[wēi suǒ ]

    1.卑贱委琐。

  • 3、萎缩[wěi suō ]

    1.草木枯萎。 2.指物体干枯或体积变小﹑变形。 3.萎靡。 4.衰退。 5.畏缩。

  • 4、萎琐[wěi suǒ ]

    1.犹萎靡。 2.犹猥琐。庸俗丑陋貌。

  • 5、偎琐[wēi suǒ ]

    1.谓琐屑而无所作为。偎,通"猥"。

  • 6、猥缩[wěi suō ]

    1.犹猥琐。

  • 7、猥琐[wéi suǒ ]

    鄙陋卑下,不大方:庸俗猥琐之徒|相貌猥琐。

  • 8、畏缩[wèi suō ]

    畏怯退缩;害怕退避:畏缩不前|临阵畏缩|毫不畏缩。

  • 9、嵬琐[wéi suǒ ]

    1.险诈奸邪。 2.犹委琐。鄙陋。亦用作自谦之词。

  • 10、桅索[wéi suǒ ]

    1.桅杆上的绳索。

苇索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复姓。
  • 2、南北朝时,北朝人有辫发,南人对北人蔑称“索虏”。
  • 3、1.我国少数民族名。即鄂温克族。分布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。民风刚劲,勇敢善战。明以前称为通古斯﹑雅库特﹑清称索伦。明末清初以"索伦部"统称索伦﹑达斡尔﹑鄂伦春等族。参阅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三。
  • 4、1.萧条;冷落。 2.数落;责备。 3.怂恿。
  • 5、1.求取米粮。 2.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"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不可用,罢之,无令但索长安米也。"后因以"索米"称谋生。
  • 6、1.探索隐微。
  • 7、1.见"索面"。
  • 8、1.索取性命。
  • 9、没有生气的样子:消沉索莫。
  • 10、1.见"索莫"。
  • 11、1.见"索莫"。
  • 12、1.挑选出来的好牛。
  • 13、1.谓寻求对等。
  • 14、1.索取赔偿。
  • 15、1.犹争强,恃强。
  • 16、1.以铁索﹑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为桥,一般建于山高谷深﹑水势险急处,四川﹑云南﹑贵州多有之。 2.也有用藤或铁索贯巨大竹筒而系于两岸者,过桥时人缚于筒上,用游索往来牵渡,称溜筒桥。见《金川琐记.溜筒桥》。
  • 17、1.寻求。
  • 18、1.讨取。
  • 19、1.系在马胸前的穗状饰物。
  • 20、毫无兴味:兴致索然|文章写得索然无趣。
  • 21、身体颤抖:天寒衣单,浑身索瑟。
  • 22、1.犹煞是。甚是;真是。
  • 23、1.犹只手;空手。
  • 24、1.恐惧貌;颤抖貌。 2.冷漠,无生气貌。 3.引申为落落寡合之意。 4.空虚﹑空乏状。 5.犹瑟瑟。形容细碎之声。

苇索的相关查询

苇索的意思解释、苇索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