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ián lú  ]
  • ㄊ一ㄢˊ ㄌㄨˊ
  • LL OYNE

田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田中的庐舍。泛指农舍。

⒉  田地和房屋。

⒊  指家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田中的庐舍。泛指农舍。

《管子·四时》:“令禁扇去笠,毋扱免,除急漏田庐。”
尹知章 注:“田中之庐欲漏之,不欲人恶盛阳之气也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和农具·田庐》:“田父结田庐,聊容一身息。”
明 万寿祺 《赠胡彦远》诗:“荷锄归去田庐闭,莫向人间学问津。”

⒉  田地和房屋。

《汉书·疏广传》:“顾自有旧田庐,令子孙勤力其中,足以共衣食,与凡人齐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二》:“人小乏则取息利,大乏则鬻田庐。”
《元史·王庆端传》:“﹝ 庆端 ﹞从 世祖 北征,还……建威武营,以处卫兵,经画田庐,使各安业。”
欧榘甲 《新广东》四:“我民之田庐为他人所占,妻女为他人所淫。”

⒊  指家乡。

晋 左思 《咏史》之一:“功成不受爵,长揖归田庐。”
唐 韦应物 《秋郊作》诗:“方愿 沮 溺 耦,淡泊守田庐。”
清 姚鼐 《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》诗:“抱志不得朋,嘅叹终田庐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田地房屋。

《汉书·卷七一·疏广传》:「顾自有旧田庐,令子孙勤力其中,足以共衣食,与凡人齐。」
《文选·左思·咏史诗八首之一》:「功成不受爵,长揖归田庐。」

田里

田庐(tian lu)同音词

  • 1、田卢[tián lú ]

    1.猎犬名。

  • 2、田禄[tián lù ]

    1.先秦卿大夫的俸给来自采地或公田,故称田禄。 2.泛指俸禄。

  • 3、田路[tián lù ]

    1.即木路。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车。 2.田间小路。

  • 4、天鹿[tiān lù ]

    1.传说中灵兽名。一名天禄。

  • 5、天禄[tiān lù ]

    1.天赐的福禄。《书.大禹谟》:"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"后常指帝位。 2.俸禄。 3.传说中兽名。汉代多以石雕其形以为饰。 4.汉代阁名。后亦通称皇家藏书之所。 5.酒的代称。语出《汉书.食货志下》:"酒者﹐天之美禄。"

  • 6、天路[tiān lù ]

    1.天上的路。 2.指高远的路。 3.上天的法则。犹天道。 4.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规律。 5.指京都。 6.喻及第﹑出仕等。

  • 7、天箓[tiān lù ]

    1.道教谓天帝所授官爵。

  • 8、天戮[tiān lù ]

    1.谓上天的诛戮。

  • 9、天録[tiān lù ]

    1.谓载名于典籍﹑图书。

  • 10、殄戮[tiǎn lù ]

    1.杀戮。

田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宅第。
  • 2、1.古人服丧时所居的墓旁小屋。垩,垩室。亲者﹑贵者居庐,疏者﹑贱者居垩。
  • 3、1.家奴;仆从。
  • 4、1.庐山。
  • 5、1.泛指楼阁亭台。
  • 6、1.庐山和霍山的并称。
  • 7、1.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。
  • 8、1.古代井田制,八家共一井,因称共一井的八家庐舍为庐井。 2.泛指房舍田园。
  • 9、1.庐江﹑九江二郡的并称。
  • 10、1.住在临时性的简易房子中。 2.庐墓。在墓旁结庐服丧。 3.平民之居,民房。
  • 11、1.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原名“倒七戏”。因流行于该省中部旧庐州府一带而得名。
  • 12、1.相传古有名匡俗者结庐隐于庐山,屡逃征聘,时人敬事之,称为庐君。参见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庐江水》。
  • 13、1. 庐陵郡,就是吉州。现在江西省吉安市。
  • 14、1.庐舍,房舍。 2.庐帐;毡帐。
  • 15、1.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,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,守护坟墓,谓之庐墓。 2.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。 3.房舍和祖墓。
  • 16、1.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。
  • 17、又名“匡山”、“匡庐”。在江西省九江市南,北滨长江,东临鄱阳湖。主峰汉阳峰,海拔1474米。山中群峰林立,飞瀑流泉,林木苍翠,云海弥漫。有仙人洞、花径、大小天池、三叠泉、含鄱口、五老峰、香炉峰、秀峰、东林寺、庐山温泉等名胜古迹。夏季凉爽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。
  • 18、1.房屋,住宅。 2.建于墓侧之守丧小屋。
  • 19、1.房舍。
  • 20、1.小屋。
  • 21、1.按军队建制编列的居民。
  • 22、1.房屋。
  • 23、1.庐墓。指守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。
  • 24、1.房屋。

田庐的相关查询

田庐的意思解释、田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