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ào dù  ]
  • ㄅㄠˋ ㄉㄨˋ
  • RQN EF

抱肚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兜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兜肚。 清 唐训方 《里语徵实》卷中上:“以布斜束胸腹间曰抱肚。 唐 天宝 间, 杨贵妃 私通 安禄山,被爪伤乳。妃恐帝见之,乃绣胸服掩蔽,曰訶子,即今之抱肚。

宋 王荆公 所赐玉带,阔十四折,号玉抱肚,今曲名中有《玉抱肚》。”
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秋鸿、巧云 来……復以手製抱肚遗生。”
沈从文 《边城》二:“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,或为情人水手作绣花抱肚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以布斜束胸腹间,通常妇女作为掩护胸部的饰物。也作「诃子」。

《里语征实·卷中上·斜束胸腹曰抱肚》:「唐天宝间,杨贵妃私通安禄山,被爪伤乳。妃恐帝见之,乃绣胸服掩蔽曰诃子。即今之抱肚。」

抱肚(bao du)同音词

  • 1、抱牍[bào dú ]

    1.抱持案牍。谓办理公文。

  • 2、抱犊[bào dú ]

    1.比喻隐居。

  • 3、抱独[bào dú ]

    1.独行自得。 2.精神专一。

  • 4、饱读[bǎo dú ]

    1.充分阅读。

  • 5、爆肚[bào dǔ ]

    1.食品。把牛羊肚片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就取出来,吃时现蘸作料。

抱肚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系在腹部用以盛钱或什物的布袋。
  • 2、1.肠的通称。 2.犹心肠﹑心计﹑心思。
  • 3、围绕着骡马等的肚子,把鞍子等紧系在背上的皮带。
  • 4、1.动物的肚肉。多作食物用。
  • 5、1.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。菱形﹐有的有袋﹐用以贮物。 2.旧时妇女或小儿用的抹胸。
  • 6、1.腹部。
  • 7、1.心中;胸中。
  • 8、①同‘度量’。 ②饭量:小伙子~大。
  • 9、1.谓低声自言自语。
  • 10、1.肚子。以其形似囊﹐故称。
  • 11、〈方〉腹部;肚子(dù·zi)。
  • 12、(~儿)肚子中间脐带脱落的地方。也叫肚脐眼儿。
  • 13、用做食品的动物的胃:猪~ㄧ羊~。另见dù·zi。
  • 14、肠嫩1.方言。谓才疏学浅。
  • 15、里打稿指心里暗算计,心里打算盘。
  • 16、里蛔虫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,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。
  • 17、里泪下眼泪往肚里流。形容有苦说不出。
  • 18、束三篾篾:薄竹片,可编制成席子。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。指勒紧腰带。比喻忍受饥饿,安于贫困。
  • 19、里生荆棘肚子里面生出荆棘。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。
  • 20、里有偻罗1.谓心里别有打算。
  • 21、皮里蛔虫1.犹言肚里蚘虫。
  • 22、束三条篾1.勒紧腰带。比喻忍饥安贫。语出《五灯会元.石头迁禅师法嗣.药山维俨禅师》:"子之所得﹐可谓协于心体﹐布于四肢。既然如是﹐将三条篾束取肚皮﹐随处往山去。"
  • 23、皮里点灯笼1.比喻心里亮堂﹐心中明白。
  • 24、赌荡1.从事赌博等浪荡活动。

抱肚的相关查询

抱肚的意思解释、抱肚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