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uán zhì  ]
  • ㄑㄨㄢˊ ㄓˋ
  • SC TGM

权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权柄。统治的权力。权宜之制,临时制订的措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权柄。统治的权力。

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故立法明分,而不以私害法则治,权制独断於君则威。”

⒉  权宜之制,临时制订的措施。

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俗人拘文牵古,不达权制,奇伟所闻,简忽所见,乌可与论国家大事哉!”
清 赵翼 《廿二史札记》卷十四:“晋文帝 之丧,臣民皆从权制,三日除服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统御天下的权力。

《商君书·修权》:「权制独断于君则威,民信其赏,则事功成。」

⒉  权宜的法制。

《文选·扬雄·解嘲》:「圣汉权制,而萧何造律,宜也。」

⒊  威权与法制。

《三国志·卷三五·蜀书·诸葛亮传·评曰》:「诸葛亮之为相国也,抚百姓,示仪轨,约官职,从权制。」

权制(quan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权知[quán zhī ]

    1.谓代掌某官职。

  • 2、权忮[quán zhì ]

    1.权诈嫉妒。

  • 3、权智[quán zhì ]

    1.权变智略。 2.佛教语。观照万法差别以普度众生的善巧﹑方便之智,与实智相对。

  • 4、悛志[quān zhì ]

    1.悔改之意。

  • 5、劝职[quàn zhí ]

    1.努力于职事。

  • 6、劝止[quàn zhǐ ]

    1.犹劝阻。

  • 7、犬彘[quǎn zhì ]

    1.狗和猪。 2.喻卑劣或卑劣之人。

  • 8、全直[quán zhí ]

    1.谓固守直道。

  • 9、全职[quán zhí ]

    专门担任某种职务的(区别于‘兼职’):~教师。

  • 10、全恉[quán zhǐ ]

    1.全部意蕴﹑含义。

权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。
  • 2、1.犹购置。 2.制作。
  • 3、1.撰作碑文。
  • 4、1.制作购置。
  • 5、1.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。
  • 6、1.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。帛的长宽皆有定制,因称"制币"。
  • 7、1.刑具。带棱的生革皮鞭。
  • 8、1.犹言应变。
  • 9、1. 列表。如:将结果制表。
  • 10、1.统辖军队。 2.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"制兵"。
  • 11、惩处:严加制裁|以法制裁。
  • 12、1.诏令的文稿。
  • 13、1.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以问臣下,称为"制策"。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"受策察问,咸以书对",董仲舒﹑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.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  • 14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5、1.犹操持。
  • 16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7、1.撰写文章。
  • 18、1.处理事务。
  • 19、1.限制。
  • 20、1. 制订或修改宪法。如:制宪立法。
  • 21、1.制度,法制。
  • 22、1.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。 2.指德行。
  • 23、1.制造形象。即钩描轮廓。
  • 24、1.犹压制。

权制的相关查询

权制的意思解释、权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