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ūn sǔn  ]
  • ㄔㄨㄣ ㄙㄨㄣˇ
  • DWJ TVT
  • 名词

春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春季长成或挖出的各种竹笋。

bamboo shoots in spr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春笋”。

⒉  春季的竹笋。

南朝 梁 萧琛 《饯谢文学》诗:“春笋方解籜,弱柳向低风。”
唐 陆龟蒙 《丁隐君歌》:“盘烧 天竺 春笋肥,琴倚 洞庭 秋石瘦。”
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九章三:“青年的救亡团体真如雨后春笋一样,在 武汉 簇生起来。”

⒊  喻女子纤润的手指。见“春笋”。

南唐 李煜 《捣练子令》词:“斜托香顋春笋嫩,为谁和泪倚阑干?”
元 曾瑞 《哨遍·思乡》套曲:“樱唇月下品玉簫,春笋花前按银筝。”
《再生缘》第六四回:“春笋半舒长彩袖,秋波微盼小王亲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春天的竹笋。

南朝梁·萧琛〈饯谢文学〉诗:「春笋方解箨,弱柳向低风。」
唐·杜甫〈三绝〉三首之三:「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人行。」

⒉  比喻美人手指纤细美好。

南唐·李煜〈捣练子·云鬟乱〉词:「斜托香腮春笋懒,为谁和泪倚阑干。」
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身体类》:「纤指如春笋,媚眼若秋波。」

春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笋鞭"。 2.边笋;竹的地下茎。
  • 2、1.谓其地山峰尖峭密集﹐如春笋丛生。
  • 3、1.竹的杈丫。蒂﹐枝梗连结处。
  • 4、1.把笋煮熟晾晒﹑加以调料的食物。
  • 5、1.亦作"笋干"。 2.将笋煮熟后﹐榨扁﹐晒干而成的食品。
  • 6、1.亦作"笋笴"。 2.指用整条芽笋制成的笋干。
  • 7、1.亦作"笋瓜"。 2.又称印度南瓜。一年生草本﹐茎蔓生﹐果圆筒形﹐有淡黄﹑橘红等色。原产印度﹐性喜温暖干燥﹐我国各地都有栽培﹐可作蔬菜或饲料。
  • 8、1. 供食用的小而嫩的鸡。
  • 9、1.用笋壳编结为面的木屐。
  • 10、1.亦作"笋尖"。 2.笋的尖嫩部分。 3.比喻女子尖俏的手指。
  • 11、1.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。横架为笋﹐直架为虡。
  • 12、1.同"笋虡"。
  • 13、1.竹笋与蕨菜。
  • 14、1.笋干。
  • 15、1.谓石峰陡峭林立﹐若春笋丛生之地。
  • 16、1.竹箩。
  • 17、1.亦作"笋皮"。 2.笋壳。
  • 18、1.竹笋与蒲芽。
  • 19、1.尖峭如笋的巉岩。
  • 20、1.亦作"笋条"。 2.尚未展枝叶的新竹。比喻人的年轻俊秀。
  • 21、1.亦作"笋头"。 2.榫头。竹﹑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。笋﹐通"榫"。
  • 22、1.笋皮。
  • 23、1.嫩竹青编成的席子。
  • 24、1.用竹箬编结的鞋。

春笋的相关查询

春笋的意思解释、春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