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ú qú  ]
  • ㄑㄨˊ ㄑㄨˊ
  • HHW HHW
  • AA式

瞿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惊视不安貌。

⒉  眼目转动求索貌。

⒊  勤谨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惊视不安貌。

《易·震》:“震索索,视瞿瞿。”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视容瞿瞿梅梅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瞿瞿,惊遽之貌。”
清 黄景仁 《大雨宿青山寺即谢公宅》诗:“宵梦犹瞿瞿,苍崖恐崩掣。”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》:“且非徒论列两物之异同而已,并剖辩两物与国家相关之利害,或可使当道瞿瞿然惊悟。”

⒉  眼目转动求索貌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始死,充充如有穷;既殯,瞿瞿如有求而弗得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眼目速瞻之貌。”

⒊  勤谨貌。

《诗·唐风·蟋蟀》:“好乐无荒,良士瞿瞿。”
毛 传:“瞿瞿然顾礼义也。”
《新唐书·吴凑传》:“凑 为人彊力劬俭,瞿瞿未尝扰民,上下爱向。”
清 黄宗羲 《黄季真先生墓志铭》:“燁燁影堂,三忠六儒。孙曾在位,芒射瞿瞿。”

瞿瞿(qu qu)同音词

  • 1、趍趍[qū qū ]

    1.众多貌。

  • 2、蚼蛆[qú qū ]

    1.一种害禾稼的虫。

  • 3、劬劬[qú qú ]

    1.劳苦貌。 2.匆遽貌。

  • 4、屈曲[qū qǔ ]

    1.弯曲,曲折。 2.指事物的原委本末。 3.委曲,曲意迁就。

  • 5、屈诎[qū qū ]

    1.犹屈服。

  • 6、祛祛[qū qū ]

    1.强健貌。

  • 7、袪袪[qū qū ]

    1.强健貌。

  • 8、蛆渠[qū qú ]

    1.见"蛆蟝"。

  • 9、蛆蟝[qū qú ]

    1.亦作"蛆渠"。 2.即马蚿。百足虫。

  • 10、区区[qū qū ]

    ①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:区区之数|区区小事。 ②自称的谦词:不瞒您说,那考第一名的就是区区。 ③诚情挚意:感君区区怀。

瞿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佛教和道教的代称。瞿,指瞿昙,佛教之祖;聃,指老聃,道教之祖。
  • 2、1.四通八达的地方。瞿,通"衢"。
  • 3、1.传说中的山名。
  • 4、1.惊视不安貌。 2.眼目转动求索貌。 3.勤谨貌。
  • 5、1.指老和尚。
  • 6、1.紫葳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七.紫葳》。
  • 7、1.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叶对生,狭披针形。夏季开花,淡红或白色,上部深裂如丝。子形如麦,故名。可入药,亦可栽培供观赏。
  • 8、1.畅厉貌;惊视貌。 2.惊骇貌。 3.惊喜貌;惊悟貌。
  • 9、1.传说中的鸟名。
  • 10、1.古城名。故址在今四川省双流县东。相传蚕丛氏所都。
  • 11、1.传说中的木名。
  • 12、1.释迦牟尼的姓。一译乔答摩(Gautama)。亦作佛的代称。 2.借指和尚。
  • 13、1.见"瞿唐峡"。
  • 14、1.见"瞿唐峡"。
  • 15、摩帝1.牛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兽一.牛》。
  • 16、唐关1.古关名。以位于瞿唐峡而得名。也称江关。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,形势险要。唐末王建将张武作铁絙横绝大江,立栅两岸,称为锁峡;南宋末徐宗武于白帝城下岩穴投拦江锁七条,故又称铁锁关。
  • 17、唐峡1.亦作"瞿塘峡"。 2.峡名。为长江三峡之首。也称夔峡。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,东至巫山大溪。两岸悬崖壁立,江流湍急,山势险峻,号称西蜀门户。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。
  • 18、塘贾1.旧谓进川的商人。亦借指追求盈利﹑甘冒风险的商人。
  • 19、塘滩1.滩名。在瞿唐峡。
  • 20、塘峡1.见"瞿唐峡"。
  • 21、卢折娜1.牛黄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兽一.牛黄》。
  • 22、目缩舌1.犹言瞠目结舌。形容吃惊恐惧的样子。
  • 23、趍趍1.众多貌。
  • 24、蚼蛆1.一种害禾稼的虫。

瞿瞿的相关查询

瞿瞿的意思解释、瞿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