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ān shǔ  ]
  • ㄉㄢˋ ㄕㄨˇ
  • UUJF JFT

瘅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酷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酷热。

宋 范成大 《次韵温伯雨凉感怀》:“穷山更癉暑,惫卧不举头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苦热。

宋·范成大〈次韵温伯雨凉感怀〉诗:「穷山更瘅暑,惫卧不举头。」

瘅暑(dan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但书[dàn shū ]

    1.法律条文中,于本文后,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。因句首常冠以"但"字,故名。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。

  • 2、殚述[dān shù ]

    1.详尽叙述。多用于否定。

  • 3、丹枢[dān shū ]

    1.指朝廷。

  • 4、丹秫[dān shú ]

    1.古代用作染料的赤粟。

  • 5、丹术[dān shù ]

    1.炼丹的方法。

  • 6、单疏[dān shū ]

    1.见"单疏"。

  • 7、单数[dān shù ]

    1.正的奇数。 2.某些语言中词的本身形式所表示的单一的数量。

  • 8、耽书[dān shū ]

    1.酷嗜书籍。

  • 9、儋书[dān shū ]

    1.指老子《道德经》。《史记.老子韩非列传》疑周太史儋即老子,故称。

  • 10、丹书[dān shū ]

    1.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。 2.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。 3.指《洛书》。传说夏禹治水时,洛水神龟负之而出,故称《洛书》。 4.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。 5.朱笔书写的文字。 6.朱笔书写的诏书。 7.古代方士用以呪邪镇鬼的朱文符书。 8.道教语。即丹书墨箓。指以墨书写符文的朱漆之简。泛指炼丹之书,道教经书。见《云笈七签》卷七。

瘅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夏晩。
  • 2、1.犹中暑。 2.暑热。
  • 3、1.炎夏之夜。
  • 4、1.夏衣。
  • 5、1.夏月。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﹑大暑之时。
  • 6、1.即旱魃。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。
  • 7、1.暑天穿的细葛布衣。
  • 8、1.夏日用的竹席。
  • 9、1.夏季伏天。
  • 10、1.天气炎热与寒冷。
  • 11、1.学校夏季的假期,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。
  • 12、1.喻酷热大暑。吏,指酷吏。
  • 13、1.谓南方。
  • 14、1.疟疾的一种。
  • 15、1.暑假期间。
  • 16、1.盛夏时的热气。
  • 17、1.盛夏时期的炎热。 2.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。
  • 18、1.谓夏季潮湿闷热。
  • 19、湿1.亦作"暑湿"。 2.炎热潮湿。
  • 20、1.炎热干旱之年。
  • 21、1.夏季炎热的日子;夏天。
  • 22、1.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。
  • 23、1.炎热的夏季。
  • 24、1.堂名。在四川省成都武担山。古为蜀中一名胜。

瘅暑的相关查询

瘅暑的意思解释、瘅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