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ó tǎo  ]
  • ㄅㄛˊ ㄊㄠˇ
  • WRG YFY

伯讨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。

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:“齐 人执 陈 袁涛涂 ……执者曷为或称侯?或称人?称侯而执者,伯讨也。称人而执者,非伯讨也。”
何休 注:“言有罪方伯所宜讨。”
徐彦 疏:“即下二十八年 晋侯 执 曹伯 畀 宋 人, 成 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之于京师之属是也。”

伯讨(bo t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波涛[bō tāo ]

    ①较大的波浪:波涛起伏|波涛滚滚|愁连远水波涛夜,梦断空山雨雹时。 ②比喻心中起伏不定的思潮:波涛入笔驱文辞。 ③比喻充满艰险的氛围:剧烈、复杂的斗争波涛|何必在波涛,然后惊沉浮。

  • 2、波逃[bō táo ]

    1.逃跑。

  • 3、伯桃[bó táo ]

    1.指战国时燕人左伯桃。与羊角哀为友。闻楚王招贤,同赴楚,道中遇雨雪,粮少衣薄,势难俱生。伯桃留衣粮与哀,自入空树中死。哀独行仕楚,显名当世,遂启树发伯桃之尸厚葬之,亦自尽。见《后汉书.申屠刚传》李贤注引《烈士传》。 2.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。

  • 4、播鼗[bō táo ]

    1.见"播鼗"。

伯讨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探游胜迹美景。
  • 2、1.犹请示。
  • 3、1.犹考查。
  • 4、1.旧时理门(一种形式似宗教的禁烟酒组织)中的陈规之一。即人们加入组织后﹐每逢朔望两日向老师傅进献香仪以求赐福﹑保平安。
  • 5、1.犹讨论。
  • 6、1.谓自己找死。多用为斥责之词。
  • 7、1.讲习诵读。
  • 8、1.探寻搜集。
  • 9、1.讨伐绥靖。
  • 10、1.研求。 2.索取。
  • 11、1.探讨﹐研究。 2.试探﹔探问。
  • 12、1.见"讨替身"。
  • 13、1.指在神前用两块挖空的木块﹐丢在地下﹐看它俯仰的情况而定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。
  • 14、1.寻究头绪。 2.指聚赌抽头。
  • 15、1.谓搜索亡命之徒。
  • 16、1.谓历数其罪而讨伐之。 2.索讨究问。
  • 17、1.研讨辨析。
  • 18、1.讲论研习。
  • 19、1.谓用兵出其不意﹐掩其不备。
  • 20、1.声讨罪行的檄文。
  • 21、1.见"讨喜欢"。
  • 22、1.寻求安闲。
  • 23、1.讨厌﹐讨人厌。
  • 24、1.谓审慎周详地讨究。

伯讨的相关查询

伯讨的意思解释、伯讨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