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án zōnɡ  ]
  • ㄔㄢˊ ㄗㄨㄥ
  • PYUF PFI
  • 名词

禅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宗派,着重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。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。二十八传至达摩,来中国,为东土初祖。

Chan sect; Dhyana;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宗派名。又名佛心宗或心宗,以 印度 菩提达摩 为初祖。禅宗之名称始于 唐 代。由 达摩 而 慧可、僧璨、道信,至第五世 弘忍 门下,分成北方 神秀 的渐悟说和南方 慧能 的顿悟说两宗。但后世唯南方顿悟说盛行,主张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顿悟成佛。禅宗兴起后,流行日广,影响及于 宋 明 理学。

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智深 不晓得禪宗答应能否两字,却便道:‘洒家记得。’”
明 徐渭 《次苏长公雪》诗之一:“翩如巾舞玉人纤,皎似禪宗戒律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中国佛教宗派。特重禅观,不重教理,自称教外别传。以菩提达摩为初祖,下传慧可、僧璨、道信、弘忍,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,北宗神秀二派。北宗强调渐修,南宗主顿悟。弘忍圆寂后,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、洛阳。中唐以后,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,并形成曹洞、云门、法眼、沩仰、临济五家。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、临济二脉。

⒉  禅法的精髓。

〈顿悟大乘正理决·叙〉:「朗戒珠于情田,洞禅宗于定水。」

禅宗(chan z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阐综[chǎn zōnɡ ]

    1.阐明综述。

  • 2、禅宗[chán zōnɡ ]

   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。以修禅定为主,故名。南朝宋末菩提达摩由天竺(印度)来华创立。至五祖弘忍门下,分成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,时称“南能北秀”。北宗数传即衰,独南宗盛行,成为禅宗正系。唐后期几乎取代其他宗派,禅学成为佛学的代名词,影响及于宋明理学。提倡心性本净,佛性本有,强调“以无念为宗”和“即心是佛”、“见性成佛”,故自称“顿门”。门派众多,但南宋以来,只有临济、曹洞二宗盛行,且流传到日本。

禅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尊敬谦让。
  • 2、1.同族之人。 2.古代官名。掌宗庙﹑谱牒﹑祭祀等。
  • 3、1.推崇;效法。
  • 4、1.宗庙和社稷的合称。 2.借指国家。
  • 5、1.祖先。因其供于宗庙,故称。
  • 6、1.宗法的原则。
  • 7、1.古代宗法制度,庶子称比自己年幼的嫡子为"宗弟"。
  • 8、1.宗族的谱牒。
  • 9、①古代以家族为中心,按血统、嫡庶来区别亲疏、组织社会的法则:宗法制度|今封建废已久,惟世袭者尚可言宗法。 ②学术、艺术上的效法:其诗大率宗法《文选》。
  • 10、1.亦作"宗蕃"。 2.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。因其拱卫王室,犹如藩篱,故称。
  • 11、1.见"宗藩"。
  • 12、1.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﹑传统,多用于禅宗。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。 2.犹宗尚。
  • 13、1.宗仰敬奉。
  • 14、1.对宋代名将宗泽的敬称。
  • 15、1.宗子之妻。 2.同姓族人之妇。
  • 16、1.宗仰依附。
  • 17、1.见"宗干"。
  • 18、1.犹尊官。 2.犹宗匠,宗师。指文章学术上有重大成就,为众所推崇的人。
  • 19、1.先公。《诗.大雅.思齐》:"惠于宗公,神罔时怨,神罔时恫。"毛传:"宗公,宗神也。"孔颖达疏:"宗公,是宗庙先公。"马瑞辰通释:"宗公即先公也。言其久则曰古公,言其尊则曰宗公。"唐李舒《唐德明兴圣庙乐章.德明酌献》:"清庙奕奕,和乐雍雍。器尊牺象,礼属宗公。"一说为大臣。
  • 20、1.指掌礼﹑乐的职官,如三代的宗伯﹑汉代的太常等。
  • 21、1.贯串其间的主旨。
  • 22、1.宗尚,归依。
  • 23、1.宗族的传统﹑旧则。
  • 24、1.对同族居高位者之称。衮,天子及上公的礼服。

禅宗的相关查询

禅宗的意思解释、禅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