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ào xī  ]
  • ㄅㄠˋ ㄒ一
  • RQN ESW

抱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以手抱膝而坐。有所思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以手抱膝而坐。有所思貌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“亮 躬耕垄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每晨夕从容,常抱膝长啸。”
唐 白居易 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诗:“邯郸 驛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”
宋 文天祥 《楼桑》诗:“天下 卧龙 人,多少空抱膝。”
清 萧芷厓 《冬日村居》诗之一:“小窗时抱膝,闲捡旧农书。”

抱膝(bao xi)同音词

  • 1、暴习[bào xí ]

    1.很快熟习。

  • 2、报喜[bào xǐ ]

    报告喜庆的消息。

  • 3、包席[bāo xí ]

    订整桌的酒席:你们是点菜还是~?ㄧ包三桌席。

  • 4、豹席[bào xí ]

    1.用豹皮做的席子。

  • 5、豹舄[bào xì ]

    1.用豹皮制成的鞋。

  • 6、宝惜[bǎo xī ]

    1.爱惜;珍惜。

  • 7、宝犀[bǎo xī ]

    1.犀角。

  • 8、宝玺[bǎo xǐ ]

    1.皇帝的印玺。

  • 9、保息[bǎo xī ]

    1.指安养百姓,使之繁衍生息的措施。

  • 10、保惜[bǎo xī ]

    1.保护爱惜。

抱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 下肢中部,股骨与胫骨、腓骨、髌骨相关节的部位。
  • 2、1.两膝着地。
  • 3、1.膝盖。
  • 4、1.方言。膝盖的别称。
  • 5、1.即腿弯。
  • 6、1.膝盖与足踝。
  • 7、1.膝行前进。
  • 8、1.小腿。
  • 9、1.膝盖。
  • 10、1.古时对无底半袜(亦称裤腿)﹑袜均称"膝裤"。
  • 11、1.明代的一种制服。
  • 12、1.两膝蜷曲不能伸直。
  • 13、1.腿膝前面。 2.指父母的身边。 3.跪着向前移动。
  • 14、1.谓促膝而谈。
  • 15、1.膝行肉袒。表示投降请罪。
  • 16、1.膝盖。
  • 17、1.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。
  • 18、1.跪在席上﹐直起身子。古亦名"长跪"。 2.谓移坐而前。古亦称"前席"。
  • 19、人在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下,因以“膝下”代指幼年:故亲生之膝下。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:违离膝下,三十五年|父亲大人膝下。
  • 20、1.跪着行走。多表示敬畏。
  • 21、1.人体经穴名。犊鼻穴的俗称。
  • 22、脖盖1.膝盖。
  • 23、点心1.膝盖接触胸口。描述山高路险﹐贴身攀登之状。
  • 24、盖骨1.即髌骨。膝盖部的一块骨头﹐略呈三角形﹐尖端向下。亦泛称膝盖。

抱膝的相关查询

抱膝的意思解释、抱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