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énɡ yīn  ]
  • ㄔㄥˊ 一ㄣ
  • FD USFD

城闉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城内重门。亦泛指城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城内重门。亦泛指城郭。

《魏书·崔光传》:“诚宜远开 闕里,清彼 孔 堂,而使近在城闉,面接宫庙。”
《文选·谢庄<宋孝武宣贵妃诔>》:“崇徽章而出寰甸,照殊策而去城闉。”
李善 注:“闉,城曲重门也。”
宋 陆游 《野兴》诗:“东望城闉十里遥,野人生计日萧条。”
清 姚燮 《岁暮》诗:“独立城闉移远目,忍将旧事説安饶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城内的重门。

《魏书·卷六七·崔光传》:「诚宜远开阙里,清彼孔堂,而使近在城闉,面接宫庙,旧校为墟,子衿永替。」
《文选·谢庄·宋孝武宣贵妃诔》:「崇徽章而寰甸,照殊策而去城闉。」

城闉(cheng yin)同音词

  • 1、成因[chénɡ yīn ]

    1.形成的原因。

  • 2、成荫[chénɡ yīn ]

    电影导演。原名蕴保,江苏松江(今属上海)人。1938年赴延安,入陕北公学、鲁艺学习。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7年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、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,北京电影学院院长。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、全国政协委员。导演影片有《钢铁战士》、《南征北战》(与汤晓丹合作)、《停战以后》、《西安事变》等。其中《钢铁战士》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,《西安事变》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。

  • 3、成婣[chénɡ yīn ]

    1.成婚。

  • 4、称引[chēnɡ yǐn ]

    1.援引﹐称述。

  • 5、乘茵[chénɡ yīn ]

    1.乘车。茵,车垫,因以代车。

  • 6、程荫[chénɡ yīn ]

    1.法定的荫户。中国封建社会里贵族﹑官僚﹑地主依法占有的人户。

  • 7、承荫[chénɡ yīn ]

    1.恩荫授官。

  • 8、承引[chénɡ yǐn ]

    1.招认罪行。

  • 9、承印[chénɡ yìn ]

    1.捧印。 2.接受印刷。

城闉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干涸的城壕。
  • 2、1.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。《诗.郑风.出其东门》﹕"出其闉阇﹐有女如荼。"毛传﹕"闉﹐曲城也。阇﹐城台也。"马瑞辰通释﹕"阇为台门之制﹐上有台则下必有门﹐有重门则必有曲城﹐二者相因。'出其闉阇'谓出此曲城重门。"后泛指城门或城楼。 2.《诗.郑风.出其东门》"出其闉阇"汉郑玄笺:"阇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,谓国外曲城之中市里也。"后人据此以"闉阇"指城市街里。
  • 3、1.阻碍和艰难。
  • 4、1.谓马曲颈脱轭。扼,通"轭"。
  • 5、1.犹城池。
  • 6、1.谓脚蜷曲,脚尖点地而行。
  • 7、1.城阙。
  • 8、1.犹城市。
  • 9、1.即胭脂。
  • 10、硍朱1.即银朱。硫化汞的俗称。是最早的鲜红颜料,用于油画﹑印泥及朱红绘雕漆器等。也可入药,有毒。
  • 11、荫子1.子弟承荫。亦指子弟承荫者。
  • 12、音变1. 对前后相邻的一个元音的读音的影响。
  • 13、音标1.语音学上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,如国际音标。
  • 14、音波1.即声波。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。 2.指声响。
  • 15、音步1.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。也称顿。
  • 16、音叉1.用钢材制成的发声仪器。形状像叉子,用小木槌敲打发出声音。音叉的长短厚薄不同,能产生各种音高的声音,可以用来调整乐器和帮助歌唱者定出音高。
  • 17、音尘声音尘埃。比喻信息或踪迹:音尘悄然|咸阳古道音尘绝。
  • 18、音程1.音乐术语。指两音间的距离,亦即两音在高度上的差异。
  • 19、音词1.犹音信。 2.犹言语。
  • 20、音辞1.言谈;辞令。 2.文词。 3.音调歌词。
  • 21、音带1.录音磁带。
  • 22、音调1.发声说话﹑吟诵诗文时的腔调。 2.指乐曲的旋律。泛指乐声。
  • 23、音读1.汉字字音的读法。 2.日文中汉字的一种读法,用汉字原来的音读汉字。因汉字词语传入日本的时间和来源不同,有"吴音"﹑"汉音"等分别。
  • 24、音符音乐术语。乐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长度的符号。常用的有全音符、二分音符、四分音符、八分音符、十六分音符、三十二分音符六种。音符由符头、符干、符尾构成。成组的带符尾的音符,可用横线代替个别的符尾,如以b16a代替b16bb16db16d,以b16e代替b16db16db16db16d等。音符后加附点的称“附点音符”,其时值较原音符增长二分之一,如b16c等于b16f+b171的时值,b172等于b171+b16b的时值。

城闉的相关查询

城闉的意思解释、城闉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