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qín  ]
  • ㄅ一ˋ ㄐ一ㄣˇ
  • NK DAKG

避厪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避堇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避堇”。

避厪(bi qin)同音词

  • 1、毕亲[bì qīn ]

    1.完婚。

  • 2、閟寝[bì qǐn ]

    1.閟宫。

  • 3、避亲[bì qīn ]

    1.谓因有亲戚关系而不施及其身。 2.唐宋以后封建社会的考试授官制度,因避嫌疑,凡有亲属关系者不能同地做官,如果已在同地则职位较低者改官他地。 3.指因避亲戚关系的嫌疑而不参与其事。

  • 4、避秦[bì qín ]

   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先世避秦时乱。”后以“避秦”为避开祸乱的代称:向山中避秦。

  • 5、避寝[bì qǐn ]

    1.谓避正寝。

避厪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嶜岑1.高峻幽深貌。
  • 2、墐户1.涂塞门窗孔隙。
  • 3、墐泥1.用粘土和的泥。
  • 4、墐涂1.用泥涂抹。
  • 5、墐灶1.修砌炉灶。《管子.轻重己》:"教民樵室钻燧,墐灶泄井,所以寿民也。"一说,墐字是"熯"字之误,"熯"即古"然"字。参阅郭沫若等《管子集校》。
  • 6、濅润1.本指液体渐渐渗入。比喻逐渐发生作用。
  • 7、濅淫1.逐渐;渐进。
  • 8、秦炬1.犹秦火。
  • 9、秦客1.指从秦地来的人。 2.指秦时避乱移居桃源洞之人。借指避世隐居之士。 3.指秦弄玉之夫萧史。
  • 10、秦坑1.指秦始皇坑儒事。
  • 11、秦牢1.谓韩非陷秦国狱中事。比喻自己所陷之冤狱。
  • 12、秦垒1.亦称"秦长垒"。 2.即秦壁。
  • 13、秦隶1.秦代隶书。又称佐书。秦始皇时下杜人程邈作。对今隶而言﹐故又称古隶。
  • 14、秦梁1.地名。一说秦始皇东巡涉水时从官提石所填的石桥。
  • 15、秦岭中国东西向重要山脉,南北地理分界线。横贯陕西省中部,海拔2000~3000米,主峰太白山高达3767米。北坡陡,为断崖;南坡缓。长江水系汉江和黄河水系渭河的分水岭。为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。广义的秦岭指西起甘肃,青海边境,东到河南省中部一系列山脉的总称。
  • 16、秦陇1.秦岭和陇山的并称。 2.指今陕西﹑甘肃之地。
  • 17、秦楼1.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。亦名凤楼。相传秦穆公女弄玉﹐好乐。萧史善吹箫作凤鸣。秦穆公以弄玉妻之﹐为之作凤楼。二人吹箫﹐凤凰来集﹐后乘凤﹐飞升而去。事见汉刘向《列仙传》。 2.指妓院。
  • 18、秦鹿1.指秦国的帝位。鹿﹐喻帝位。
  • 19、秦牧散文家。原名林觉夫,广东澄海人。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。建国后曾任《羊城晚报》副总编辑、《作品》主编、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、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。著有中篇小说《黄金海岸》,长篇小说《愤怒的海》,散文集《花城》、《长河浪花集》以及文艺散论集《艺海拾贝》等。
  • 20、秦娘1.指歌女。
  • 21、秦女1.指秦穆公女弄玉。
  • 22、秦皮1. 小叶白蜡树的树皮,中医入药,有解热、镇痛等作用。
  • 23、秦七1.北宋词家秦观辈行第七﹐故称。
  • 24、秦茾1.药草名。

避厪的相关查询

避厪的意思解释、避厪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