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i suǒ  ]
  • ㄅㄞˇ ㄙㄨㄛˇ
  • DJ FPX

百索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各种菜蔬。索,通“素”。

⒉  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索状饰物,亦名长命缕。

⒊  指跳绳用的绳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各种菜蔬。索,通“素”。
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养山林藪泽草木鱼鳖百索。”
梁启雄 释:“王引之 曰:‘索当为素。百素即百蔬。’ 梁啟超 曰:‘索、素古字通,不烦改字。’”

⒉  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索状饰物,亦名长命缕。

唐 韩鄂 《岁华纪丽·端午》:“百索绕臂,五彩缠筒。”
原注:“以五綵缕造百索繫臂,一名长命缕。”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岁时风俗·百索》:“今有百索,即朱索之遗事也,盖始於 汉,本以饰门户,而今人以约臂,相承之误也。”

⒊  指跳绳用的绳子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八回:“西门庆 带酒駡道:‘淫妇们,閒的声唤,平白跳甚么百索儿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各种需求的物品。

《荀子·王制》:「修火宪,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。」
清·郝懿行·注:「索者、求也。百物供民求索皆是。」

⒉  汉朝一种风俗。以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丝绳装饰门户,可以避邪;后来便戴在小儿的头颈或系在臂上,以避不祥。见明·王三聘《古今事物考·卷一·百索》。

百索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复姓。
  • 2、南北朝时,北朝人有辫发,南人对北人蔑称“索虏”。
  • 3、1.我国少数民族名。即鄂温克族。分布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。民风刚劲,勇敢善战。明以前称为通古斯﹑雅库特﹑清称索伦。明末清初以"索伦部"统称索伦﹑达斡尔﹑鄂伦春等族。参阅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三。
  • 4、1.萧条;冷落。 2.数落;责备。 3.怂恿。
  • 5、1.求取米粮。 2.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"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不可用,罢之,无令但索长安米也。"后因以"索米"称谋生。
  • 6、1.探索隐微。
  • 7、1.见"索面"。
  • 8、1.索取性命。
  • 9、没有生气的样子:消沉索莫。
  • 10、1.见"索莫"。
  • 11、1.见"索莫"。
  • 12、1.挑选出来的好牛。
  • 13、1.谓寻求对等。
  • 14、1.索取赔偿。
  • 15、1.犹争强,恃强。
  • 16、1.以铁索﹑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为桥,一般建于山高谷深﹑水势险急处,四川﹑云南﹑贵州多有之。 2.也有用藤或铁索贯巨大竹筒而系于两岸者,过桥时人缚于筒上,用游索往来牵渡,称溜筒桥。见《金川琐记.溜筒桥》。
  • 17、1.寻求。
  • 18、1.讨取。
  • 19、1.系在马胸前的穗状饰物。
  • 20、毫无兴味:兴致索然|文章写得索然无趣。
  • 21、身体颤抖:天寒衣单,浑身索瑟。
  • 22、1.犹煞是。甚是;真是。
  • 23、1.犹只手;空手。
  • 24、1.恐惧貌;颤抖貌。 2.冷漠,无生气貌。 3.引申为落落寡合之意。 4.空虚﹑空乏状。 5.犹瑟瑟。形容细碎之声。

百索的相关查询

百索的意思解释、百索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