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dù  ]
  • ㄓˋ ㄉㄨˋ
  • FN OAC

志度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气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气度。

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“此胡状貌奇异,志度非常,其终不可量也。”
宋 杨邦弼 《辰溪令黄彻墓志》:“公学问优於人,志度閎深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太平天日》:“主( 洪秀全 )自是志度恢宏,与前迥不相同。”

⒉  心怀疑虑,徘徊不前貌。

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:“超回志度,行隐进兮。”
郭在贻 解诂:“今考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载 相如 《大人赋》云:‘跮踱輵辖容以委丽兮。’《集解》引 徐广 曰:‘跮踱,乍前乍却也。跮音丑栗反,踱音敕略反。’按此‘跮踱’实即联绵词‘踟躕’之异文,而‘志度’实又为‘跮踱’之假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志向气度。

《周书·卷二五·李贤传》:「幼有器局,志度恢然。」

志度(zhi du)同音词

  • 1、植睹[zhí dǔ ]

    1.直视。

  • 2、指督[zhǐ dū ]

    1.指挥督促。

  • 3、治度[zhì dù ]

    1.调理。 2.安排,调遣。

  • 4、智度[zhì dù ]

    1.谓明智而有器量。 2.佛教语。梵语的意译。意为"大智慧到彼岸"。

  • 5、支度[zhī dù ]

    1.计算;筹算。 2.支出。 3.支度使的省称。参见"支度使"。

  • 6、枝渎[zhī dú ]

    1.支流。

  • 7、直独[zhí dú ]

    1.特立独行。

  • 8、制度[zhì dù ]

    1.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﹑礼俗等规范。 2.制订法规。 3.规定。 4.指规定品级的服饰。 5.制作。 6.谓制作方法。 7.规模;样式。

  • 9、致度[zhì dù ]

    1.谓神采风度。

  • 10、鸷毒[zhì dú ]

    1.凶残狠毒。

志度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格式,标准。
  • 2、1.古代以一百粒黍横着连接起来的长度为一尺,叫做"度尺"。对"律尺"而言。参见"律尺"。
  • 3、1.依词谱曲﹑歌唱。
  • 4、1.估计。
  • 5、旧时官府发给和尚、尼姑的证明身分的文书。也叫戒牒。
  • 6、1.旧时迷信,认为人有灾难,可以禳除逃过,谓之度厄。
  • 7、1.制度与法令。 2.丈量的标准。 3.古天文学术语。推测躔度之术。
  • 8、1.虫名。长二尺余,形似书带,色类蚯蚓,头如铲。有毒,鸡食之即死。俗称土蛊。见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虫篇》。
  • 9、1. 规定变量的值或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。
  • 10、1.法度。
  • 11、1.让时间在工作、生活、娱乐、休息中消失。如:在海滩上度过了夏天。2.生活了一段时间。如:度过了自己的一生。
  • 12、1.佛教语。超度﹑点化。
  • 13、1. 挨过、度过饥荒、灾荒。
  • 14、1.过活;过日子。
  • 15、1.谋划。
  • 16、1.谓延长寿命。
  • 17、过假日:~村ㄧ去海边~。
  • 18、1.法则。
  • 19、1.法度。
  • 20、指能宽容人的限度:他脾气好,~大,能容人。有时也作肚量。
  • 21、1.思量,考虑。
  • 22、1.道教语。接受秘箓。
  • 23、1.估量。
  • 24、维持生命(多指在困境中)。

志度的相关查询

志度的意思解释、志度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