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á shì  ]
  • ㄈㄚˊ ㄕˋ
  • LY RRYF

罚誓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发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发誓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知观罚誓道:‘若负了大娘此情,死后不得棺殮。’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私下摆个酒盒,要 满官人 对天罚誓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发誓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七》:「知观罚誓道:『若负了大娘此情,死后不得棺殓!』」

罚誓(fa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乏食[fá shí ]

    1.食用不足。

  • 2、乏事[fá shì ]

    1.谓政事无人办理。

  • 3、发师[fā shī ]

    1.派遣军队﹐出兵。

  • 4、发石[fā shí ]

    1.用机械发射石块。 2.剖开石头。

  • 5、发矢[fā shǐ ]

    1.犹射箭。

  • 6、发始[fā shǐ ]

    1.开始。

  • 7、发市[fā shì ]

    指商店等一天里第一次成交。

  • 8、发式[fā shì ]

    头发梳理成的式样。

  • 9、发事[fā shì ]

    出事:~地点。

  • 10、发视[fā shì ]

    1.打开察看。 2.传说中的山名。

罚誓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立誓以之为惩戒。
  • 2、1.亦作"誓辞"。 2.誓言。 3.古代约束告戒将士的言辞。
  • 3、1.见"誓词"。
  • 4、1.《史记.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﹕"封爵之誓曰﹕'使河如带﹐泰山若厉。国以永宁﹐爰及苗裔。'"后以"誓带"指功臣爵禄﹐世代永传。
  • 5、1.见"誓天断髪"。
  • 6、1.誓和诰的并称。《尚书》中誓有《甘誓》﹑《泰誓》﹐诰有《汤诰》﹑《召诰》等。
  • 7、1.《淮南子.齐俗训》﹕"故胡人弹骨﹐越人契臂﹐中国歃血也。所由各异﹐其于信一也。"高诱注﹕"胡人之盟约﹐置酒人头骨中﹐饮以相诅。"后以"誓骨"指订立盟约﹐表示决心。
  • 8、1.犹言刻骨铭心。语本《文选.谢朓<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>》﹕"抚臆论报﹐早誓肌骨。"张铣注﹕"铭镂肌骨而不忘。"
  • 9、1.《晋书.祖逖传》﹕"﹝祖逖﹞中流击楫而誓曰﹕'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﹐有如大江!'"后以"誓檝"指立誓消灭敌人﹐振兴国家。
  • 10、1.对着剑发誓。 2.上方宝剑。
  • 11、1.语本《晋书.祖逖传》﹕"﹝祖逖﹞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﹐中流击楫而誓曰﹕'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﹐有如大江!'"后以"誓江"为矢志收复失地﹑安定国家的典故。
  • 12、1.约束训戒。 2.约束训戒的言辞。
  • 13、1.誓命和禁令。
  • 14、1.誓约和命令。
  • 15、1.誓师。
  • 16、1.立誓订盟。
  • 17、1.约束﹑告戒吏民。
  • 18、1.约束警戒之辞。 2.誓志效命。 3.誓和命。《尚书》文体名。
  • 19、1.《书》有《牧誓》篇﹐言周武王伐纣﹐在牧野誓师。后遂以"誓牧"指誓师征伐。
  • 20、1.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。
  • 21、1.即誓剑。
  • 22、1.誓众于社。谓田猎祭社之前教习战阵之法。
  • 23、1.即誓社。
  • 24、1.《书.大禹谟》﹕"禹乃会群后﹐誓于师曰﹕济济有众﹐咸听朕命。"后以"誓师"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﹐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﹐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。 2.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。

罚誓的相关查询

罚誓的意思解释、罚誓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