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nán jì  ]
  • ㄋㄢˊ ㄐ一ˋ
  • FM XN

南纪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江汉,南国之纪。”郑玄笺:“江也,汉也,南国之大水,纪理众川,使不壅滞;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,使得其所。”后因以指南方。

⒉  即南戒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因以指南方。

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 江 汉,南国之纪。”
郑玄 笺:“江 也, 汉 也,南国之大水,纪理众川,使不壅滞;喻 吴 楚 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,使得其所。”
南朝 梁 江淹 《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》:“赞政南纪,播惠西夏。”
宋 杨万里 《读罪己诏》诗:“中原仍梦里,南纪且愁边。”
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十三:“象齿焚身,祸延南纪。”

⒉  即南戒。详“南戒”。

唐 韩愈 《后苦寒行》之一:“南纪 巫 庐 瘴不絶,太古以来无尺雪。”
仇兆鳌 注引 李淳风 《法象志》:“以天下山河分为两戒,北纪所以限戎狄,南纪所以限蛮夷。”
清 赵翼 《滇城》诗:“南纪河山推重镇,前朝汤沐守通侯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本指南方诸侯之国。后称南方为「南纪」。

《新唐书·卷三一·天文志》:「自陕而西为秦、凉,北纪山河之曲为晋、代,南纪山河之曲为巴、蜀,皆负险用武之国也。」
南朝梁·江淹〈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〉:「赞政南纪,播惠西夏。」

南纪(nan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南箕[nán jī ]

    1.星名。即箕宿。共四星,二星为踵,二星为舌。踵窄舌宽。夏秋之间见于南方,故称。古人观星象而附会人事,认为箕星主口舌,多以比喻谗佞。典出《诗.小雅.巷伯》:"哆兮侈兮,成是南箕。彼谮人者,谁适与谋?"郑玄笺:"箕星哆然,踵狭而舌广。今谗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,犹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。"

  • 2、南畿[nán jī ]

    1.南方边远地区。 2.京城的南郊。 3.犹南都。唐肃宗时指江陵,明代指南京。

  • 3、南极[nán jí ]

    1.南方极远之地。 2.星名。即南极老人星。 3.到南方极远之地。 4.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浑天说认为,天是一整个圆球,地球在其中,有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。就观察的星象范围而言,分南北二端,正南入地三十六度,谓之"南极"。近南极的星中原地区都看不到。今多以"南极"指地轴的南端,南半球的顶点。

  • 4、难极[nàn jí ]

    1.犹言追根究底。

  • 5、男畿[nán jī ]

    1.古时"九畿"之一。

南纪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记住;记载。纪,通"记"。
  • 2、①记录真实情况:~文学。 ②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(多用于标题):《植树活动~》。
  • 3、①记录事实:~诗。 ②记载某些事迹、史实的文字(多用于书名):《唐诗~》。
  • 4、1.记载叙述。纪,通"记"。
  • 5、1.铭记颂扬。
  • 6、1.常道;准则。
  • 7、1.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简称。
  • 8、1.记载联属。
  • 9、诗人。祖籍陕西,生于河北清苑。曾参与创办《新诗》月刊。后在香港编辑《国民日报》副刊,并任国际通讯社翻译。1948年到台湾,曾创办《诗志》(后改《现代诗》)等。1976年旅居美国。著有诗集《爱云的奇人》、《摘星的少年》、《晚景》等。
  • 10、1.极限。
  • 11、1.岁星名。
  • 12、记载旅行见闻的文字、图画(多用于标题):《延安~》。
  • 13、1.纲纪次序。
  • 14、1.记叙。纪,通"记"。
  • 15、1.古代纪国宝器名。
  • 16、记录要点的文字:新闻~ㄧ会谈~。也作记要。
  • 17、1.记录功绩。纪,通"记"。
  • 18、1.记述旅游情况。
  • 19、纪年的开始,如公历以传说的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元年。
  • 20、清代学者、文学家。字晓岚、春帆,献县(今属河北)人。乾隆年间进士。官至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。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官,并主持写定《四库总目提要》。著有笔记小说集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有《纪文达公遗集》。
  • 21、1.纪,通"记"。用文字记录。 2.纪,通"记"。记载事情的文字。
  • 22、女子田径运动员。台湾新竹人。擅长短跑、跨栏、跳远。1964-1970年间共四十四次创造亚洲纪录。1969-1970年间七次打破100码跑、100米跑、200米跑、220码跑、100米栏、200米栏等项目的世界纪录。1973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工艺大学。1976年后任台湾田径协会总干事。
  • 23、1.经纪,管理。
  • 24、1.记时的历法。

南纪的相关查询

南纪的意思解释、南纪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