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ɡuàn jìn  ]
  • ㄍㄨㄢˋ ㄐ一ㄣˋ
  • IAK IVP

灌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灌寖”。

⒉  犹灌溉。

⒊  谓水贯通流注。

⒋  犹淹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灌寖”。

⒉  犹灌溉。

《吕氏春秋·尊师》:“治唐圃,疾灌寖,务种树。”
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农,天下之本也。泉流灌寖,所以育五穀也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旬虑十七韵呈同舍》:“菊畦亲灌浸,茶器自涓涤。”

⒊  谓水贯通流注。

《晋书·江统传》:“郑国、白渠 灌浸相通。”
《新唐书·嗣薛王知柔传》:“始, 郑、白渠 梗壅,民不得岁。 知柔 调三辅,治復旧道,灌浸如约,遂无旱虞。”

⒋  犹淹没。

宋 单锷 《吴中水利书》:“若无隄防,则水泛滥而不制,将见灌浸 江阴 之民田民居矣。”

灌浸(guan jin)同音词

  • 1、关金[ɡuān jīn ]

    1.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海关税收的计算单位。 2."关金券"的简称。

  • 2、关津[ɡuān jīn ]

    〈书〉关口和渡口,也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。

  • 3、关紧[ɡuān jǐn ]

    〈方〉要紧。

  • 4、关禁[ɡuān jìn ]

    1.宫禁。 2.关卡。

  • 5、贯金[ɡuàn jīn ]

    1.见"贯金石"。

  • 6、灌寖[ɡuàn jìn ]

    1.见"灌浸"。

  • 7、冠巾[ɡuàn jīn ]

    1.冠和巾。古代用以区别士和庶人。《释名.释首饰》:"二十成人,士冠,庶人巾。"亦泛指头巾。 2.指官职。

  • 8、官禁[ɡuān jìn ]

    1.官府的禁令。

  • 9、管劲[ɡuǎn jìn ]

    1. [方]∶有用;起作用。如:他上场还真管劲。

  • 10、纶巾[ɡuān jīn ]

    1.冠名。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。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。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,故又称诸葛巾。

灌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包容。
  • 2、1. 在其中进行这种浸泡所用的槽。
  • 3、1. 经洗涤或渗滤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可溶性化合物。
  • 4、1.把金属工件烧红,然后浸入水中急速冷却,以增加硬度或改变其物理﹑化学性能。
  • 5、1.浸蚀冲荡。
  • 6、1.指侵蚀或损耗国家财富。
  • 7、1.灌溉。 2.浸润沾溉。
  • 8、1.灌溉。 2.指淹没。 3.浸渍,熏陶。
  • 9、1.指涝灾。
  • 10、1.沉浸涵泳。
  • 11、1. 把固体物质浸软,用浸渍法使离析。
  • 12、1. 沉浸在石灰溶液中以除去毛发(如鞣皮)或溶解蛋白质(如制动物胶)。
  • 13、1. 浸泡生药所得的溶液,如洋地黄浸剂。
  • 14、1.假令,假如。语出《庄子.大宗师》:"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,予因以求时夜;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,予因以求鸮炙;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,以神为马,予因以乘之,岂更驾哉!"郭象注:"浸,渐也。"成玄英疏:"假令阴阳二气,渐而化我左右两臂为鸡为弹,弹则求于鸮鸟,鸡则夜候无时。"后多用为逐渐的意思。
  • 15、1.谓渐变的过程。 2.逐渐。
  • 16、1.渐渐。 2.形容程度深。 3.汗﹑水等渗出貌。
  • 17、1.犹浸润。喻恩泽下施。
  • 18、1.涨溢。 2.犹弥漫。多指水。
  • 19、①淹没;漫过去。 ②沉浸:人们正~在快乐之中。
  • 20、1.犹沉溺。
  • 21、放在液体中泡:~棉籽。
  • 22、1.浸润;熏陶。
  • 23、1. 在水中煮沸磨碎的树皮或其他植物鞣料以萃取鞣酸的过程。
  • 24、①逐渐沾染或感染。 ②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等:血水~了白衬衣。

灌浸的相关查询

灌浸的意思解释、灌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