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ēi cí hòu lǐ  ]
  • ㄅㄟ ㄘˊ ㄏㄡˋ ㄌ一ˇ
  • RTF TDUH DJB PYNN
  • 成语

卑辞厚礼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谦卑的言词,丰厚的礼物。表示聘请贤士或待人时极其恭敬。

嚣以道术深远,使人赍璧帛,卑辞厚礼聘顺(韩顺),欲以为师。——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·韩顺》
且古之招贤,降蒲轮束帛,卑辞厚礼,犹恐不来。——唐·陈章甫《与吏部孙员外书》

humble words but rich and generous gifts;

引证解释

⒈  言辞谦恭,礼物丰厚。

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曹操 微时,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。”
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·韩顺》:“嚣 以道术深远,使人賫璧帛,卑辞厚礼聘 顺,欲以为师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。

唐·陈章甫〈与吏部孙员外书〉:「且古之招贤,降蒲轮束帛,卑辞厚礼,犹恐不来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二一·临安里钱婆留发迹》:「勾践当年欲豢吴,卑辞厚礼被姑苏。」

出言不逊

成语解释

卑辞厚礼

卑辞厚礼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乐名。
  • 2、1.以礼征召。
  • 3、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(多用在外交场合):~服ㄧ~司。
  • 4、1.谓以礼陈说。
  • 5、仪式结束。
  • 6、1.汉长安十二门之一。
  • 7、1.犹尊荣。
  • 8、1.犹礼法﹑礼制。礼节法则。
  • 9、1.礼仪规章。 2.礼乐文章。
  • 10、1.谓礼仪之正道。
  • 11、1.指有关礼仪之职务。
  • 12、1.古乐章名。
  • 13、1.言礼之书。 2.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。如:《晋书.礼志》;《宋书.礼志》。
  • 14、1.礼仪制度;国家规定的礼法。
  • 15、1.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。礼,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,包括政治制度﹑社会﹑家庭伦理道德规范﹑仪式等。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,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,遵守礼制,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。
  • 16、1.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。
  • 17、1.见面时进献的礼物。
  • 18、1.谓切合仪节;礼节得体。
  • 19、1.礼敬尊重。
  • 20、1.礼衣;礼服。
  • 21、1.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。据《后汉书.列女传.皇甫规妻》载:规妻善文能书。规卒时,妻犹年盛而色美。董卓为相,以重礼聘娶,规妻乃轻服诣卓门,辞请。卓威逼之曰:"孤之威教,欲令四海风靡,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!"规妻知不免,乃立骂卓。遂被鞭扑而死,后人图画,号曰"礼宗"。
  • 22、1.谓服丧完毕。
  • 23、1.以合于礼仪的举动表示尊崇。
  • 24、1.天子所赐之酒。

卑辞厚礼的相关查询

卑辞厚礼的意思解释、卑辞厚礼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