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shànɡ  ]
  • 一ˊ ㄕㄤˋ
  • WYR IMK

仪尚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。二人为屈原外交、政治主张的敌对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战国 时 张仪 与 靳尚 的并称。二人为 屈原 外交、政治主张的敌对者。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祭屈原文》:“谋折 仪 尚,贞蔑 椒 兰。”

仪尚(yi s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貤赏[yì shǎnɡ ]

    1.依次论功行赏。

  • 2、以上[yǐ shànɡ ]

    1.表示品第﹑数量﹑级别﹑位置等在某一点之上。 2.表示时代在前的,犹言以前。 3.指前面的话或文字。

  • 3、衣裳[yī shɑnɡ ]

    1.古时衣指上衣,裳指下裙。后亦泛指衣服。 2.《易.系辞下》:"黄帝﹑尧﹑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。"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。 3.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。 4.借指中国。

  • 4、一晌[yì shǎnɡ ]

    1.指短时间。 2.指较长时间。 3.清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,每六亩为一晌。见《清文献通考.田赋五》。

  • 5、一上[yí shànɡ ]

    1.谓一次登临。 2.犹言一层﹑一重。 3.犹言一番。 4.犹一下子,表示时间的短暂。

  • 6、夷伤[yí shānɡ ]

    1.杀伤;创伤。 2.指被杀伤或受伤害的人。 3.破坏﹐毁坏。

  • 7、邑商[yì shānɡ ]

    1.地方上的商人。

  • 8、邑赏[yì shǎnɡ ]

    1.封地和赏赐。

  • 9、痍伤[yí shānɡ ]

    1.受创伤。 2.指受创伤的人。

  • 10、遗伤[yí shānɡ ]

    1.前代留下的感伤。

仪尚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崇尚白色。 2.依然白色。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"哀帝时丁﹑傅﹑董贤用事﹐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﹐时雄方草《太玄》﹐有以自守﹐泊如也。或嘲雄以玄尚白﹐而雄解之﹐号曰《解嘲》。其辞曰:'客嘲扬子曰……然而位不过侍郎﹐擢绕给事黄门。意者玄得毋尚白乎?何为官之拓落也?'"颜师古注:"玄﹐黑色也。言雄作之不成﹐其色犹白﹐故无禄位也。"后以"尚白"喻功名无所成就。
  • 2、1.崇尚言辞。 2.指重文辞。
  • 3、1.仍然。 2.尚且如此。
  • 4、1.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。秦置﹐属少府。汉末分中﹑左﹑右三尚方。唐称"尚署"。元惟置中尚监。明废。 2.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﹐因以为系罪囚之所。 3.泛称为宫廷制办和掌管饮食器物的官署﹑部门。 4.谓掌管方药。 5.见"尚方剑"。 6.复姓。汉有长陵大姓尚方禁。参阅《通志.氏族四》。
  • 5、1.见"尚父"。
  • 6、1.亦作"尚甫"。 2.指周吕望。意为可尊敬的父辈。《诗.大雅.大明》:"维师尚父﹐时维鹰扬。"毛传:"尚父﹐可尚可父。"郑玄笺:"尚父﹐吕望也。尊称焉。"一说为吕望之字。马瑞辰通释:"'父'与'甫'同。甫为男子美称﹐尚父其字也﹐犹山甫﹑孔父之属。" 3.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。
  • 7、1.上古。 2.崇尚古制﹐推崇古道。
  • 8、1.里名。
  • 9、1. 合格的,能通过检查的。
  • 10、1.徒尚口说。
  • 11、1.向上追论。
  • 12、1.尊崇年长者。
  • 13、1.指东汉尚长。尚长字子平。为子嫁娶毕﹐即不复理家事。见三国魏嵇康《高士传》。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。
  • 14、1.重气节﹐重义气。 2.意气用事。 3.好胜;赌气。
  • 15、表示进一层的意思。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,下文常用“况”、“何况”等词相呼应:对陌路人尚且不能欺骗,何况对老朋友!
  • 16、1.纸神。
  • 17、1.犹然;尚且。 2.仍然。 3.尚且如此。 4.仍然如此。
  • 18、1.官名。掌帝王膳食。秦始置。东汉以后﹐并其职于太官汤官。北齐门下省有尚食局﹐置典御二人。隋改为奉御。唐宋因之﹐属殿中省。金元尚食局属宣徽院。明设尚膳监﹐由宦官掌管。后用以指御膳。 2.指司尚食之事。
  • 19、①亦称《书》。儒家经典之一。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。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。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,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。 ②官名。始于战国,掌管文书。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。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。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,尚书省执行政令。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,行政全归尚书省。明代以后以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,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。
  • 20、1.墨子的政治思想。谓在"尚贤"的基础上﹐推选贤者仁人。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﹐如家君服从国君﹑国君服从天子﹐从而达到"一同天下之议"的治世。 2.谓混同于流俗。
  • 21、1.谓用熟皮作鞋面﹐鞝在鞋底上。尚﹐通"鞝"。
  • 22、1.崇尚文治。 2.通行以书面文字来表达意思。
  • 23、崇尚武事: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,而惟尚武|游牧民族多有尚武精神。
  • 24、1.尚﹐犹。

仪尚的相关查询

仪尚的意思解释、仪尚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