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í wú  ]
  • ㄑ一ˊ ㄨˊ
  • DWX NND

綦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綦母”。

⒉  复姓。春秋晋有大夫綦母张。见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。唐有綦毋潜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綦母”。复姓。 春秋 晋 有大夫 綦母张。见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。 唐 有 綦毋潜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。

綦毋(qi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器物[qì wù ]

    1.原指尊彝之类。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。 2.器具和货物。

  • 2、欺诬[qī wū ]

    1.欺罔。

  • 3、欺侮[qī wǔ ]

    1.欺凌侮辱。

  • 4、栖乌[qī wū ]

    1.晩宿的归鸦。

  • 5、栖梧[qī wú ]

    1.亦作"栖梧"。 2.《诗.大雅.卷阿》:"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"郑玄笺:"喻贤者待礼乃行,翔而后集……凤皇之性,非梧桐不栖,非竹实不食。"孔颖达疏:"诸书传之论凤事,皆云食竹栖梧。"本谓凤凰息于梧桐树上,后用以指贤者择明主而从或明君礼贤下士。

  • 6、启悟[qǐ wù ]

    1.亦作"启寤"。 2.寤,通"悟"。启发使觉悟。

  • 7、启寤[qǐ wù ]

    1.见"启悟"。

  • 8、僛舞[qī wǔ ]

    1.醉舞。

  • 9、旗物[qí wù ]

    1.画有物象的旗帜。 2.泛指各种旗帜。

  • 10、弃物[qì wù ]

    1.被丢弃之物;废物。 2.比喻没用之人。

綦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也作“无宁”。副词。表示两相比较以后选取这一面:与其临渊羡鱼,毋宁退而结网|与其睡懒觉,毋宁早起散步。
  • 2、1.畅行无阻。穷,止。
  • 3、1.无需。
  • 4、1.不持绝对的态度。谓能因时变通。 2.不必。
  • 5、1.复姓。汉有毋车伯奇。见《通志.氏族五》。
  • 6、1.无度,没有节制。
  • 7、1.谓不作他计。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"和不成,兵必出。白起者,且复将。战胜,必穷公;不胜,必事赵从;从,公又轻。公不若毋多,则疾封。"鲍彪注:"谓专志于和,毋他务也。"一说毋待战功。见金其源《读书管见.战国策.公不若毋多》。
  • 8、1.谓不可鄙野而不知礼。 2.谓不固执拘泥。
  • 9、1.不要损害。 2.犹言无疵病。
  • 10、1.犹言没有别的事。
  • 11、1.不可。
  • 12、1.没有希望。
  • 13、1.复姓。汉有毋将隆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
  • 14、1.传说中的古代造磬人。毋,也写作"无"。
  • 15、1.无遗类,无幸存者。
  • 16、1.无论。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。
  • 17、1.莫非;岂非。 2.犹无奈。
  • 18、1.无奈。含有可惜之意。
  • 19、1.宁可,不如。毋,发语辞。
  • 20、1.不事,不从事。 2.犹无须。
  • 21、1.不期而至,谓出乎意外或难以测度。 2.不要指望。
  • 22、1.不得违误。旧时公文套语。
  • 23、1.谓无私见,不自以为是。
  • 24、1.无须,不必。

綦毋的相关查询

綦毋的意思解释、綦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