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āi bànɡ  ]
  • ㄊㄞ ㄅㄤˋ
  • ECK JDH

胎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怀珠之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怀珠之蚌。

明 杨慎 《怀音篇寄张惟信学士》诗:“烛龙屡迁舍,胎蚌几盈虚。”

胎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白蚁。蚌﹐通"蜂"。
  • 2、1.指船帆。风吹帆张﹐状如巨蚌﹐故称。
  • 3、1.亦作"蜯蛤"。 2.蚌与蛤。长者通曰蚌﹐圆者通曰蛤。诗文中常混用以称蚌。
  • 4、1.虫名。地鳖的别称。
  • 5、1.蟹的一种。蚌﹐通"蜂"。
  • 6、1.蚌内加入冰片﹑麝香等药物后肉化成的浆水。古代用以医治火烧﹑开水浇泼造成的创伤。
  • 7、1.蚌肉做成的酱。
  • 8、1.蚌的外壳。古代常用来占卜。
  • 9、1.蚌内分泌的液体。传说以大蚌含胎结珠未就如泪者﹐沥取和色﹐用以作画﹐欲日见者于日中画﹐欲夜见者于月下画。
  • 10、1.用蚌壳磨制的镰刀。
  • 11、1.见"蚌蠃"。
  • 12、1.亦作"蚌螺"。 2.蚌和螺。亦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
  • 13、1.即螺钿。镶嵌蚌壳作为装饰的漆器。
  • 14、1.蚌和大蛤。古代常混用以指蚌。
  • 15、1.指珍珠。古人以为蚌孕珠如人怀妊﹐并与月的盈亏有关﹐故称。语本《文选.扬雄<羽猎赋>》:"方椎夜光之流离﹐剖明月之珠胎。"李善注:"明月珠,蚌子珠,为蚌所怀,故曰胎。" 2.比喻精粹的学识。 3.指优秀的作品。
  • 16、1.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。舞时﹐一人身背用竹﹑布做成的大蚌壳﹐扮成蚌﹐一人扮成渔夫﹐表现渔翁捉蚌;或再加一人扮成鹬﹐三人表演"鹬蚌相争﹐渔翁得利"。又称蚌壳灯。
  • 17、1.蚌形砚。
  • 18、1.亦作"蜯砚"。 2.见"蚌研"。
  • 19、1.亦作"蜯珠"。 2.蚌所产之珍珠。
  • 20、1.方言。铜元。
  • 21、埠市在安徽省北部、淮河中游,京沪、淮南两铁路交会处。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。1947年设市。人口718万(1995年)。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。名胜古迹有龙子河、汤和墓等。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。
  • 22、埠市在安徽省北部、淮河中游,京沪、淮南两铁路交会处。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。1947年设市。人口718万(1995年)。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。名胜古迹有龙子河、汤和墓等。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。
  • 23、中月1.指珍珠。旧说蚌孕珠与月的盈亏有关﹐故称。
  • 24、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。

胎蚌的相关查询

胎蚌的意思解释、胎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