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ēi shé  ]
  • ㄈㄟ ㄕㄜˊ
  • NUI JP

飞蛇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传说中会飞的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传说中会飞的蛇。

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﹝ 柴桑之山 ﹞多白蛇、飞蛇。”
郭璞 注:“即螣蛇,乘雾而飞者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动物名。爬虫纲有鳞目。距头处有两翅,如蝙蝠,飞食小虫,亦能啮人。

飞蛇(fei she)同音词

  • 1、飞射[fēi shè ]

    1.迅疾喷射。 2.任意征派。

  • 2、沸射[fèi shè ]

    1.喷射。

  • 3、吠奢[fèi shē ]

    1.见"吠舍"。

  • 4、吠舍[fèi shě ]

    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三等级。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农牧民、手工业者和商人等阶层,他们承担税负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,属于受压迫、被统治的阶级。

  • 5、废舍[fèi shě ]

    1.废弃。

  • 6、费舌[fèi shé ]

    1.犹饶舌。

  • 7、费设[fèi shè ]

    1.谓在供设方面花费多。 2.谓徒费供设。

飞蛇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蛇与蜮。比喻祸人者。
  • 2、1.比喻蜿蜒的字迹。
  • 3、1.蛇和黄鳝。
  • 4、1.古代的有蛇纹的军旗。
  • 5、1.手杖;拐杖。
  • 6、1.即瘭疮。
  • 7、1.本指古代一种阵法。又称一字长蛇阵。比喻长的队伍。
  • 8、1.亦作"虵脂"。 2.蛇的脂肪。比喻人的心力。
  • 9、1.亦作"虵蛭"。 2.蝮蛇类毒蛇。
  • 10、1.亦作"虵珠"。 2.珍珠。比喻卓越的才华。语出三国魏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"当此之时﹐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﹐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" 3.蛇吐之珠。谓贱物。
  • 11、1.亦作"虵足"。 2.据《战国策.齐策二》载﹐数人相约﹐画地为蛇﹐先成者饮酒﹐一人蛇先成﹐因添画足而失其酒。后因以"蛇足"比喻多余无用的事物。
  • 12、1.亦作"虵祖"。 2.竹的别名。
  • 13、1.蛇的胆囊。可入药。
  • 14、1.蛇的洞穴。形容狭窄。
  • 15、1.蛇的毒汁。
  • 16、1.像蛇一样身体贴地爬行。
  • 17、1.蛇蜕的别名。
  • 18、1.亦作"虵蚹"。 2.蛇脱下的皮。蚹﹐蛇腹下的横鳞。 3.有断纹的古琴。其纹与蛇蜕腹下之纹相似﹐故称。
  • 19、1.即蝮蛇。
  • 20、1.亦作"蛇羹"。 2.用蛇肉所作之羹。
  • 21、1.亦作"虵弓"。 2.弓名。弓形弯曲如蛇﹐故名。
  • 22、1.传说中的谷名。
  • 23、1.传说聚百虫合置器中﹐经年开之﹐必有一虫尽食诸虫﹐仅存蛇者称蛇蛊﹐极毒﹐可杀人。
  • 24、1.弯卷成螺旋的管子或管子系统。2.在蒸馏中用的螺旋式冷凝集管。

飞蛇的相关查询

飞蛇的意思解释、飞蛇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