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ǎ chūn  ]
  • ㄉㄚˇ ㄔㄨㄣ
  • RS DWJ

打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“立春”的俗称。

the Beginning of Spring; Spring begin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州县于立春日鞭土牛以祈丰年的习俗。

宋 晁冲之 《立春》诗:“自惭白髮嘲吾老,不上譙门看打春。”
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立春》:“立春前一日……置春牛於府前,至日絶早,府僚打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旧时习俗于立春日,州县官府以鞭打春牛迎春,祈求丰收。

宋·洪适〈南歌子·闰岁饶光景〉词:「闰岁饶光景,中旬始打春。」
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卷六·立春》:「立春前一日,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。开封、祥符两县,置春牛于府前。至日绝早,府僚打春,如方州仪。」

英语翻译

see 立春[Li4 chun1]

打春(da chun)同音词

  • 1、大醇[dà chún ]

    1.指敦厚淳朴的诗风。 2.谓大体完美。

  • 2、大春[dà chūn ]

    1.方言。指春季。 2.方言。指春天播种的作物﹐如水稻﹑玉米等。

  • 3、大椿[dà chūn ]

    1.古寓言中的木名﹐以一万六千岁为一年。《庄子.逍遥游》:"上古有大椿者﹐以八千岁为春﹐以八千岁为秋。"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:"木﹐一名橓。橓﹐木槿也。"郭庆藩集释:"案《齐民要术》引司马云:木槿也﹐以万六千岁为一年。一名蕣椿。与《释文》所引小异。"后用以喻指父亲。

打春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唐时民间的迎春仪式。
  • 2、1.古时于春耕前(周用甲日,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)祭祀土神,以祈丰收,谓之春社。
  • 3、1.指春申君。 2.上海市的别称。
  • 4、1.怀孕之身。
  • 5、1.春意浓郁。
  • 6、1.司春之神。
  • 7、1.春日的帷帐。
  • 8、①春天的阳光:溶溶晴港漾春晖。 ②比喻母爱。语出孟郊《游子吟》诗: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
  • 9、1.犹春阳。 2.春天的风光。
  • 10、1.春日的情怀。 2.指宫人之魂。 3.指花。
  • 11、1.春浓;春意弥漫。
  • 12、1.春日的云气。
  • 13、1.酒盎。亦指代酒。
  • 14、1.指春酒。
  • 15、1.春季施放。
  • 16、1.谓春季已过半。
  • 17、1.亦作"春牓"。 2.春试中式的名榜。 3.指春试。
  • 18、1.见"春榜"。
  • 19、1.春天孵卵。
  • 20、1.见"春杯"。
  • 21、1.春茶,指经过焙制的春季茶叶。
  • 22、1.春日碧绿色的景物。指春山﹑春水或春草等。 2.酒名。
  • 23、1.春风。
  • 24、1.春天的冰。因其薄而易裂,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。

打春的相关查询

打春的意思解释、打春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