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í chuī  ]
  • ㄅ一ˊ ㄔㄨㄟ
  • THL KQW

鼻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以鼻吹奏乐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以鼻吹奏乐器。

清 翟灏 《通俗编·俳优》:“桓谭 :‘方士 董仲君,能鼻吹口歌。’《朝野僉载》:‘ 寿安 男子不知姓名,肘拍板,鼻吹笛,口唱歌,能半面笑,半面啼。’”
清 李调元 《弄谱百咏》:“鼻吹口歌今出世,胁肩謟笑是高人。”

鼻吹(bi chui)同音词

  • 1、闭锤[bì chuí ]

    1.古代编席的工具。

鼻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吹笙。
  • 2、1.吹扬灰烬。 2.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气。新节气至,灰则自行由相应律管内飞出。见《后汉书.律历志上》。后遂以吹灰表示节气变换。 3.喻用力极小。
  • 3、1.谓送魂返体,比喻再造生灵。
  • 4、1.对火吹气。 2.指点灯照明。
  • 5、1.见"吹?"。
  • 6、1.见"吹?"。
  • 7、1.见"吹?"。
  • 8、1.古代候气之法,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,气至则灰散。《后汉书.律历志上》:"候气之法,为室三重,户闭,涂衅必周,密布缇缦。室中以木为案,每律各一,内庳外高,从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内端,案历而候之,气至者灰动。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,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。"
  • 9、1.亦作"吹唇"。 2.吹口哨。
  • 10、民间器乐合奏的一种。指由唢呐、笛子、笙等吹奏乐器和锣、鼓、钹等打击乐器所演奏的音乐。中国各地的吹打乐因乐器组合不同而各具特色,且各有其名,如“苏南吹打”、“潮州大锣鼓”、“河北吹歌”、“西安鼓乐”、“山东鼓吹”、“福州十番”等。
  • 11、1.吹竹弹丝。泛指演奏音乐。 2.指吹弹声。
  • 12、1. 吹拂。如:微风吹荡着杨柳。
  • 13、1.熄灯。 2.点灯。 3.比喻人已死,或事情完结,或交情破裂。
  • 14、1.晋向秀《思旧赋》序:"余与嵇康﹑吕安居止接近。其人并有不羁之才,然嵇志远而疏,吕心旷而放,其后各以事见法……余逝将西迈,经其旧庐,于时日薄虞渊,寒冰凄然,邻人有吹笛者,发声寥亮,追思曩昔游宴之好,感音而叹,故作赋云。"后因以"吹笛"为伤逝怀旧之典。
  • 15、1.依靠或者好像依靠风的推动而使其移动或轻轻过去。如:一阵小热风吹动云块朝另一处斜坡飘去。2.用风的力量使向前运动。如:贸易风吹动赤道气流。
  • 16、1.吹气使燃。
  • 17、1.透露消息或表示意见。 2.比喻制造事端。 3.用吹风机把热空气吹到头发上,使之干燥或定型。
  • 18、1.汉刘向《列仙传.王子乔》:"王子乔者,周灵王太子晋也,好吹笙作凤凰鸣。"又《萧史》:"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。善吹箫,能致孔雀﹑白鹤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,公遂以女妻焉。日教弄玉作凤鸣,居数年吹似凤声,凤凰来止其屋。"后因以"吹凤"指吹奏笙箫等乐器。
  • 19、①轻风拂掠:微风吹拂柳枝。 ②吹嘘;称颂。
  • 20、1.即飞蛊。毒虫名。
  • 21、1.吹竹管。
  • 22、1.吹奏箫笛之类管乐器。 2.指吹箫。 3.以压缩的氧气和其它可燃气体为燃料,能喷出高温火焰的管状金属装置。可用来焊接金属或截断金属板。
  • 23、1.吹嘘。呼气。 2.吹嘘。犹吹捧;吹嘘。
  • 24、1.古乐器名。

鼻吹的相关查询

鼻吹的意思解释、鼻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