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ài hū  ]
  • ㄉㄞˋ ㄏㄨ
  • CKN QRN

怠忽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怠惰玩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怠惰玩忽。

《书·周官》:“蓄疑败谋,怠忽荒政。”
孔 传:“怠惰忽略,必乱其政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夫战兢则彝伦敍,怠忽则姦宄作,岂况无君,能无乱乎?”
宋 叶适 《上光宗皇帝札子》:“心志怠忽,则虽已兴已治之餘,衰乱出焉,况欲求其兴且治乎!”
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九章:“倘若是别的皇帝,一般琐细问题大可不问,大臣们对这样事自然会不敢怠忽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懈怠轻忽而不专心。

《书经·周官》:「蓄疑败谋,怠忽荒政。」

疏忽

谨严

英语翻译

to neglect

怠忽(dai hu)同音词

  • 1、带湖[dài hú ]

    1.湖名。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。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长期落职闲居之所。

怠忽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忽怳"。
  • 2、1.旧时对出入妓院的清客的别称。
  • 3、1.犹轻视。
  • 4、1.象声词。
  • 5、1.犹轻慢。
  • 6、1.见"忽地"。
  • 7、忽然;突然:灯~灭了ㄧ~下起雨来。
  • 8、1.犹一会儿。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。 2.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,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。 3.突然;忽然。
  • 9、忽然(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、形容词等前头):~说,~笑ㄧ湖上的歌声~高,~低。
  • 10、1.忽然;突然。 2.假使;倘或。
  • 11、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:离开杭州,~又是一年。 ②〈书〉形容失意或迷惘:~不乐ㄧ~如有所失。
  • 12、1.见"忽怳"。
  • 13、1.见"忽怳"。
  • 14、1.亦作"忽荒"﹑"忽恍"﹑"忽慌"。(1)谓似有似无,模糊不分明。《老子》:"是谓无状之状,无象之象,是谓忽恍。"汉贾谊《鵩鸟赋》:"释智遗形,超然自丧;寥廓忽荒兮,与道翱翔。"汉扬雄《<法言>序》:"神心忽恍,经纬万方。"南朝梁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"而其道密微,寂寥忽慌,无形可以见,无声可以闻。"章炳麟《征信论下》:"从是雠质自离者,诚有可知,亦或忽恍如不可知。"(2)指天空。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"翱翔乎忽荒之上,析惕乎虹霓之间。"《文选.班固<答宾戏>》:"应龙潜于潢污,鱼鼋媟之,不睹其能奋灵德,合风
  • 15、1.见"忽区"。
  • 16、1.空旷貌。
  • 17、1.极言细微。
  • 18、1.犹傲视。
  • 19、1.见"忽其"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忽期"。 2.倘然。
  • 21、1.亲丧期间进行婚娶之称。
  • 22、1.犹忽荒,天空。
  • 23、副词,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;突然:他正要出去,~下起大雨来了。
  • 24、1.恍若,好像。 2.倘或,假使。

怠忽的相关查询

怠忽的意思解释、怠忽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