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kuánɡ chū  ]
  • ㄎㄨㄤˊ ㄔㄨ
  • QTGG EAKK

狂貙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凶猛的老虎。虎五爪为䝙。比喻凶恶之徒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凶猛的老虎。虎五爪为貙。

唐 陆龟蒙 《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》:“筋骸将束缚,腠理如箠挞。初谓抵狂貙,又疑当毒蝎。”

⒉  比喻凶恶之徒。

唐 李绅 《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》:“乱羣逢害马,择肉纵狂貙。”

狂貙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貙豻"。
  • 2、1.亦作"貙犴"。 2.貙和豻,皆猛兽。或以"貙豻"为一兽,谓貙虎之大者。
  • 3、1.即貙。 2.貙和虎。亦泛指猛兽。 3.比喻勇猛的武士。
  • 4、1.貙虎和狐狸。泛指野兽。
  • 5、1.古代天子于立秋日射牲以祭宗庙之礼。
  • 6、1.犹貙刘。镏,通"刘"。
  • 7、1.犹貙刘。娄,通"刘"。
  • 8、1.犹貙刘。蒌,通"刘"。
  • 9、1.即貙刘。膢,通"刘"。《后汉书.刘玄传》:"张卬﹑廖湛﹑胡殷﹑申屠建等与御史大夫隗嚣合谋,欲以立秋日貙膢时共劫更始,俱成前计。"李贤注引《前书音义》:"貙,兽。以立秋日祭兽。王者亦此日出猎,用祭宗庙。"一说,食新曰貙膢。参见"貙刘"。参阅《后汉书.礼仪志中》"貙刘之礼"刘昭注引《风俗通》。
  • 10、1.亦作"貙?"。亦作"貙?"。 2.兽名,指大的貙虎。
  • 11、1.亦作"貙甿"。 2.指貙人。
  • 12、1.见"貙氓"。
  • 13、1.古代散居长江﹑汉水一带的部族。俗传其人能化形为虎。
  • 14、1.兽名。貙属。
  • 15、1.貙虎。唐高祖李渊之祖名虎,唐人因避讳改"虎"为"武"。比喻勇猛的武士。 2.形容勇武。
  • 16、1.比喻勇武贤能的辅佐者。
  • 17、1.犹言精兵锐卒。
  • 18、杵糠1.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。可入药。
  • 19、杵声1.以杵捣物声。捣衣声。 2.以杵捣物声。夯土声。
  • 20、杵头1.即杵。舂捣用的棒槌。
  • 21、杵土1.筑土,夯土。
  • 22、杵舞也称“杵乐”。高山族民间传统舞蹈。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。舞者均为女子,三五成群,环绕臼石,双手持一根一人高长杵,上下有节奏地撞击,作舂米状,随之边歌边舞,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。
  • 23、杵药1.捣药。
  • 24、杵杖1.临时用来拄着地面支撑轿子的木棍。2. [方]∶旧式手杖(多为老年人用)。

狂貙的相关查询

狂貙的意思解释、狂貙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