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uá rán  ]
  • ㄏㄨㄚˊ ㄖㄢˊ
  • AJ QD

划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象声形容词。

⒉  忽然;突然。

⒊  界限分明貌。

⒋  犹豁然。开朗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象声形容词。
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阴隐客》:“至一大门……门有数人俯伏而候。门人示金印、读玉简,划然开门。”
宋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竹青》:“无何, 竹青 出,命众手为缓结,觉羽毛划然尽脱。”

⒉  忽然;突然。

唐 韩愈 《听颖师弹琴》诗:“划然变轩昂,勇士赴敌场。”
叶圣陶 《城中·病夫》:“站长嘴里的叫笛蘧……一响,繁杂的喧声便划然而息,整个车站让异样的沉默笼罩着。”

⒊  界限分明貌。

清 王夫之 《尚书引义·说命中》:“宋 诸先儒欲拆 陆、杨 ‘知行合一’、‘知不先,行不后’之説,而曰‘知先行后’,立一划然之次序。”
姚华 《论文后编》:“由此以言,则纪必务其大,记不厌其细,二者之界,划然可识。”
郭沫若 《奴隶制时代·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》:“春秋 和 战国 是划然不同的两个时代。”

⒋  犹豁然。开朗貌。

明 王思任 《徐霞客传》:“与之论山经、辨水脉,搜讨形胜,则划然心开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形容皮、肉撕裂开来。

《聊斋志异·卷一·画皮》:「妪仆,人皮划然而脱,化为厉鬼。」

划然(hua r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哗然[huá rán ]

    形容许多人吵吵囔囔:举座~ㄧ舆论~。

  • 2、画然[huà rán ]

    1.明察貌;分明貌。 2.犹言一下子,表示短暂的时间。

  • 3、砉然[huā rán ]

    1.象声词。常用以形容破裂声﹑折断声﹑开启声﹑高呼声等。 2.超脱流俗貌。 3.恍然大悟的样子。 4.分明貌。

划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石灰石。
  • 2、1.犹然后。
  • 3、1.虽然。
  • 4、1.犹言主宰万物。
  • 5、1.见"然犀角"。
  • 6、1.许诺;信守诺言。
  • 7、1.许诺;信守诺言。
  • 8、1.谓半信半疑,犹豫不决。
  • 9、1.犹而已。
  • 10、1.亦作"?煴"。 2.谓用微火烘暖。
  • 11、1.赞同。
  • 12、1.连词。连接句子,表示连贯关系。犹言"如此,那么"或"那么"。
  • 13、1.泛指点燃火炬﹑灯烛之属。
  • 14、1.见"然否"。
  • 15、1.亦作"?赤"。 2.烧得通红。
  • 16、1.亦作"?除"。 2.烧毁。
  • 17、1.点灯。
  • 18、1.用艾灸头顶,以表示虔诚或祈福。多为佛教徒所用。
  • 19、连词。表示意思的转折:虽然多次受挫,然而他并不灰心|小草虽很娇嫩,然而生命力却很强。
  • 20、1.亦作"然不"。 2.是与非,是与不是。
  • 21、1.犹然(燃)脐。
  • 22、1.犹焚膏。烧油脂。
  • 23、1.中医针灸经络穴名之一。
  • 24、1.犹是故;因此。

划然的相关查询

划然的意思解释、划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