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ào zuì  ]
  • ㄗㄠˋ ㄗㄨㄟˋ
  • TFKP LHD

造罪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犯罪。

⒉  犹受罪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犯罪。

《敦煌变文集·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》:“凡夫造罪若 须弥,从来不觉总不知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一百引 唐 牛肃 《纪闻》:“僕之妻侄 屈突仲任 造罪无数,今召入对事,其人年命亦未尽,欲放之去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游翫月宫》:“文士好弄笔端,妄言造罪。”

⒉  犹受罪。

沙汀 《淘金记》二:“说起来两块三块的,看买得到一碗米么!不是庄稼做垮杆了,那个来吃这碗造罪饭啊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作恶、造孽。

《西游记·第二〇回》:「你两个相貌既丑,言语又粗,把一家儿吓得七损八伤,都替我身造罪哩!」

造罪(zao zui)同音词

  • 1、遭罪[zāo zuì ]

    1.受罪。

  • 2、噪嘴[zào zuǐ ]

    1.多嘴。

造罪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罪罚。 2.罪行的责任。
  • 2、1.佛教谓罪孽能障碍诸善﹐因称为"罪障"。
  • 3、1.古代官吏因罪降调或流放。
  • 4、1.指犯罪的迹象。
  • 5、1.犯罪的证据。
  • 6、1.治罪;以罪处死。
  • 7、1.主犯。
  • 8、罪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。如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陷罪的罪状是“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,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,情节严重”。在日常语言中,用以指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,如说:“该犯的罪状令人发指”。
  • 9、1.归罪;连坐。
  • 10、1.罪状;罪名。
  • 11、1.罪责毁谤。
  • 12、1.罪恶的报应。
  • 13、1.刑罪。
  • 14、1.因罪被黜。
  • 15、罪行和过错。
  • 16、1.犯罪作恶的同伙。
  • 17、1.犹诬赖。
  • 18、1.佛教语。谓拔脱引渡于罪孽之中。
  • 19、1.指犯罪的行为。 2.指坏事﹐错事。
  • 20、1.惩办;处罚。
  • 21、1.罪罚。
  • 22、亦称“犯人”。被法院定罪处刑,而且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人。
  • 23、1.因罪流放。
  • 24、1.罪责;过失。

造罪的相关查询

造罪的意思解释、造罪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