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ìnɡ xī  ]
  • ㄐ一ㄥˋ ㄒ一
  • UJQ QTNY

竟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终夜;通宵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终夜;通宵。

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吾子有疾,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。若是者,岂可谓无私乎?”
唐 李群玉 《七月十五夜看月》诗:“竟夕瞻光彩,昂头把白醪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辞院》:“小弟有许多心事,要为竟夕之谈,不知可否?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整夜。

唐·张九龄〈望月怀远〉诗:「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」

竟夕(jing xi)同音词

  • 1、景夕[jǐnɡ xī ]

    1.黄昏;天黑。

  • 2、景西[jǐnɡ xī ]

    1.太阳西斜。

  • 3、精悉[jīnɡ xī ]

    1.精细了解。

  • 4、精细[jīnɡ xì ]

    ①精密细致:这一座象牙雕像,手工十分~ㄧ他遇事冷静,考虑问题特别~。 ②精明细心:为人~。

  • 5、静息[jìnɡ xī ]

    1.静止﹔平息。 2.安静地栖息。

  • 6、镜洗[jìnɡ xǐ ]

    1.形容十分洁净。

  • 7、惊悉[jīnɡ xī ]

    1. 听到消息后大受震动。

  • 8、惊喜[jīnɡ xǐ ]

    惊和喜;又惊又喜:~交集 ㄧ~不已。

  • 9、儆息[jǐnɡ xī ]

    1.警戒慰勉。

  • 10、泾溪[jīnɡ xī ]

    1.水名。在安徽省泾县西南。下流汇入青弋江。

竟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夕郎"。
  • 2、1.聘问前夕,展视礼物。
  • 3、1.语出《庄子.人间世》:"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!"后以"夕冰"喻因重任在身而心焦如焚。
  • 4、1.见"夕阳舂"。
  • 5、1.傍晚的雾霭。
  • 6、1.边塞烽烟,在傍晚点燃,以报平安。
  • 7、1.谓改过迅速。
  • 8、1.傍晚报时的鼓声。
  • 9、剧本。日本木下顺二作于1909年。农民与平救了受伤的仙鹤。仙鹤变成美丽的女子阿通,和与平结为夫妻。为了报答与平,阿通用自己的羽毛织成珍贵的千羽锦。贪婪的商人挑唆与平逼迫阿通织更多的千羽锦,并且违反约定,偷看阿通纺织。于是阿通又变为仙鹤飞走了。
  • 10、1.日暮前余辉映照;夕阳的光辉。
  • 11、1.指夕阳。 2.傍晚景象。
  • 12、1.暮霭,傍晚山林中的雾气。
  • 13、1.亦称"夕拜"。 2.黄门侍郎的别称。汉时,黄门郎可加官给事中,因亦称给事中为夕郎。
  • 14、1.语本《易.干》:"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"后因以"夕厉"谓至夜仍戒勉不已。
  • 15、1.借指夜晚。漏,古代计时器。
  • 16、1.指圆月。
  • 17、1.傍晚。
  • 18、1.夕阳。
  • 19、1.祭祀前夕,查看牺牲。
  • 20、1.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﹐亦指傍晚时的市场。
  • 21、1.斜向之室。
  • 22、1.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"朝闻道,则夕死可矣。"后以"夕死"谓为追求真理,死亦无憾的精神。
  • 23、1.谓至夜晚仍怀忧惧,工作不懈。
  • 24、1.古代神话谓月中有兔,故用为月亮的代称。

竟夕的相关查询

竟夕的意思解释、竟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