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ān lián  ]
  • ㄅㄢ ㄌ一ㄢˊ
  • RRC BU

扳联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攀附,联合。

⒉  攀谈交往。

⒊  援引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攀附,联合。

唐 韩愈 《释言》:“愈 之族亲鲜少,无扳联之势於今。”
清 刘大櫆 《与吴阁学书》:“欲往京师应举求官,念无扳联之亲,投契之旧,朝夕薪芻食物之资,无所取给。”

⒉  攀谈交往。

宋 曾巩 《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》:“挥手红尘意浩然,夙兴招客与扳联。”

⒊  援引。

清 刘大櫆 《碾玉峡记》:“予与二三子捫萝陟险,相扳联以下。”

扳联(ban l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扳连[bān lián ]

    1.牵制。

  • 2、班联[bān lián ]

    1.朝班的行列。 2.指朝官。 3.行次联接,形容密集。

  • 3、斑连[bān lián ]

    1.犹斑烂。

  • 4、板脸[bǎn liǎn ]

    1.绷紧面孔。表示严肃﹑不悦或冷淡。

扳联词语接龙

  • 1、由若干具有国家性质的行政区域(有国、邦、州等不同名称)联合而成的统一国家,各行政区域有自己的宪法、立法机关和政府,联邦也有统一的宪法、立法机关和政府。国际交往以联邦政府为主体。
  • 2、1.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的保甲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。十户为甲﹐十甲为保﹐若干保为联保。迫使人民以五户联合出具联保连坐切结﹐互相担保﹐互相监视。 2.旧时有关银钱债务的保人﹐每列两人为保﹐亦名联保。
  • 3、1.本为互相挽臂﹐比喻相偕。
  • 4、1.并列的美玉。喻两者可相媲美。
  • 5、1.指字的半边相同。
  • 6、1.谓并骑而行。
  • 7、1.犹联鞭。 2.喻相等或同进。
  • 8、若干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同时转播(某电台或电视台播送的节目):新闻~。
  • 9、1.同行;相随而行。 2.继续向前。
  • 10、1.犹联骑。
  • 11、1.同在一署任职。
  • 12、1.连续。多指连任官职。
  • 13、两个以上的人连接着演唱或一个人、一个合唱队连着演唱两个以上的歌、曲牌等。
  • 14、1.连城。指和氏璧。
  • 15、1.奔走。
  • 16、1.联缀辞语。
  • 17、1.联合国大会的简称。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。由全体会员国组成。联合国大会每年九月起在美国纽约的总部举行﹐各会员国负责外交事务的部长或大使参加会议﹐各国首脑也可在大会开会初期到会演说。参见"联合国"。 2.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合大学或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。
  • 18、1.谓互相挈带或联系。
  • 19、1.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。关系人各取其一﹐以为执证﹑查对之用。有两联单﹑三联单﹑四联单等。旧时每张相连﹐中盖骑缝图章﹐现在多为复写。
  • 20、1.科举考试中数人同时及第。 2.指在各级考试中接连及第。
  • 21、联合通电(联名拍发宣布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)。
  • 22、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,一个运动或变化时,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:这种空调降价可能产生~效应。
  • 23、1. 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舰载海军飞行中队。如:重型攻击联队。如:巡逻联队。
  • 24、1.对联。

扳联的相关查询

扳联的意思解释、扳联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