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ú nài  ]
  • ㄅㄨˋ ㄋㄞˋ
  • I DMJF

不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不能忍受。不愿意。不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能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人不耐无乐,乐不耐无形,形而不为道,不耐无乱。”
郑玄 注:“耐,古书能字也。”

⒉  不能忍受。

《南史·张敷传》:“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,谓曰:‘道中可得言晤。’ 敷 不奉詔,曰:‘臣性不耐杂。’”
宋 向子諲 《减字木兰花》词:“不耐世间风与日,着意遮围,莫教春光造次归。”
清 周亮工 《复何匡山书》:“其声呜呜,不耐愁人听。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韦素园》:“而种种可恶,令人不耐,所以突然辞职了。”

⒊  不愿意。

宋 余桂 《春日即事》诗:“半晴半雨春无準,燕怯轻寒不耐飞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不能久持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四回》:「卓胖大不耐久坐,遂倒身而卧,转面向内。」

不耐(bu nai)同音词

  • 1、不乃[bù nǎi ]

    1.无乃,岂不。

  • 2、不奈[bú nài ]

    1.无奈。 2.不耐,忍受不了。

不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经得起细看和久看。
  • 2、①宁可:余生百计拙,耐可事清吟。 ②怎得: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
  • 3、1.承受得住艰苦。
  • 4、经受得住劳苦:刻苦耐劳|看她模样,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。
  • 5、1.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。
  • 6、1.[英nylon]也译作"尼龙"﹑"尼隆"﹑"尼纶"。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属名。
  • 7、1.方言。谓妇女以线绞去脸部汗毛。
  • 8、1.经得起磨擦。
  • 9、1.指生物在一定的高温下﹐能维持生命活动。 2.指材料﹑机件等在较高温度下能保持原有的机械﹑物理等性能。
  • 10、1.能忍受屈辱。
  • 11、1.谓牢固。
  • 12、1.谓以忍让处事。 2.指经得起得失﹑荣辱等人事之变。
  • 13、1. 忍耐;经受得住。如:耐受力。
  • 14、1.经得起水浸而不易腐烂。
  • 15、1.谓能经受清寒。 2.能耐酸性侵蚀。
  • 16、1.能忍受疼痛。
  • 17、1. 洗后组织和颜色不易发生改变的特性。如:耐洗的衣服。
  • 18、1.不急躁﹐不厌烦。 2.指不急躁﹑不厌烦的性格。
  • 19、1.不急躁﹐不厌烦。 2.能忍耐的性格。
  • 20、1.经得起长久使用;不易用坏。
  • 21、1.食物吃后不容易饿。
  • 22、穿1. 不易穿坏。如:这种衣料很耐穿。
  • 23、1.络石的别名。常绿攀援木质藤本。夏季开花﹐花白色﹐有香气。茎﹑叶﹑果实可入药。
  • 24、1.亦作"耐朵"。 2.方言。你们。

不耐的相关查询

不耐的意思解释、不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