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ī fǎnɡ  ]
  • 一 ㄈㄤˇ
  • WYE WYT

依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依放”。

⒉  仿效;依照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依放”。仿效;依照。

汉 王充 《论衡·奇怪》:“此或时见三家之姓,曰 姒 氏、 子 氏、 姬 氏,则因依放,空生怪説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言语》:“凡所撰今语,皆依倣旧辞。”
宋 苏轼 《上韩太尉书》:“皆依放儒术六经之言,而取其近似者以为口实。”
明 李贽 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然而岂惟公爱依倣 孔子,僕亦未尝不愿依倣之也。”
清 戴名世 《宋嵩南制义序》:“乃独取先生之文,相与依倣而驰骋。”
章炳麟 《论式》:“然则依放典礼,辨其然非,非涉猎书记所能也。”

依仿(yi f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一方[yì fānɡ ]

    1.一边。多指远处。 2.一处。指所居住的地方。 3.一个方面;一带地方。 4.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。 5.一种;一类。 6.犹言一种方法。 7.一种配方或药方。 8.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。 9.数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。 10.数量词。用于田地﹑土地。 11.数量词。指一个方形,犹言一片。 12.宋代《方田法》,以东西南北各千步,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。见《宋史.食货志上二》及《文献通考.田赋四》。 13.一面。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。 14.指事务上相对

  • 2、一芳[yì fānɡ ]

    1.一株芳草。语出汉刘向《说苑.谈丛》:"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"《北史.卢询祖传》:"草则离离靡靡,缘冈而殖,但使十步而有一芳,余亦何辞间于荆棘。"后常以"一芳"喻德才兼备之人。

  • 3、一房[yì fánɡ ]

    1.一个房间。 2.指家族的一支。 3.犹言一户(人家)。 4.数量词。用于妻妾。 5.数量词。用于鸟巢。 6.数量词。用于花果等。 7.数量词。犹一函。

  • 4、谊方[yì fānɡ ]

    1.行事应遵守的规范和道理。

  • 5、逸放[yì fànɡ ]

    1.犹遨游;漫游。 2.犹奔放。

  • 6、异方[yì fānɡ ]

    1.不同的方法和途径。 2.指异域;异国。 3.指他乡;外地。 4.不同地方。 5.特别的药方。

  • 7、疑防[yí fánɡ ]

    1.猜疑而防范。 2.指猜疑防范之心。

  • 8、义方[yì fānɡ ]

    1.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。《逸周书.官人》:"省其居处,观其义方。"《左传.隐公三年》:"石碏谏曰:'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,弗纳于邪。'"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,或曰家教。

  • 9、移防[yí fánɡ ]

    1.犹移屯。

  • 10、医方[yī fānɡ ]

    1.医生和方士。 2.医术,医道。 3.医书;医疗处方。

依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仿1.亦作"仿洋"。 2.游荡;遨游。
  • 2、仿1.见"仿佯"。
  • 3、仿1.模仿。
  • 4、仿练习写毛笔字的时候,放在仿纸下照着写的样字。
  • 5、仿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:这些古瓶都是~的。
  • 6、仿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:~办理ㄧ~苏州园林风格修建花园。
  • 7、仿1、指利用模型模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。2、从外形上模仿逼真的:~手枪。
  • 8、仿练习拿毛笔写大字用的纸,多印有格子。
  • 9、仿仿造:~品。
  • 10、仿仿照办理:这种做法各地可以~。
  • 11、仿介绍商品的性质、用途、使用法的说明书,多附在商品包装内。
  • 12、仿①似乎;好像:他干起活来~不知道什么是疲倦。 ②像;类似:他的模样还和十年前相~。
  • 13、仿1.亦叫仿格纸。儿童练毛笔字用的有格子的纸。有的印字,写时照描;有的无字,可临帖摹写。
  • 14、仿模仿古器物或古艺术品:紫砂~陶器ㄧ~的唐三彩。
  • 15、仿1.亦作"仿徨"。 2.因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而来回走动。 3.指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。 4.周游;流荡。
  • 16、仿1.见"仿偟"。
  • 17、仿1.谓仿照原本的款式和字体刻印。
  • 18、仿仿造冒充:不法厂商~名牌商品。
  • 19、仿1.见"仿模"。
  • 20、仿1.亦作"仿摹"。 2.犹模仿。
  • 21、仿仿佛;好像:回忆往事,~隔世。
  • 22、仿1.习字时摹写的字。
  • 23、仿印刷字体的一种,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,笔画粗细均匀,有长、方、扁三体。也叫仿宋体、仿宋字。
  • 24、仿1.模仿学习。

依仿的相关查询

依仿的意思解释、依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