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ài bié  ]
  • ㄆㄞˋ ㄅ一ㄝˊ
  • IRE KEJ
  • 名词

派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宗教、政党或学术团体内因不同主张而形成的各种分支或门派。

group;

⒉  经常好争论、追求私利或不顾共同利益的党派、联合体或集团。

新旧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。

facti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水分道而流。

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百川派别,归海而会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虽津流派别,枝渠势县,原始要终,潜流或一。”
宋 邵博 《闻见后录》卷三:“会稽、丹阳 容有此三江,然皆是东南枝流小水,自相派别而入海者。”

⒉  水的支流。

唐 韩愈 《病中赠张十八》诗:“半涂喜开凿,派别失 大江。”
宋 曾巩 《山水屏》诗:“歷远始紆徐,派别输众谷。”

⒊  事物的分支。多用以指学术、宗教、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。

宋 陆游 《上执政书》:“原委如是,派别如是,机杼如是,边幅如是,自《六经》《左氏》《离骚》以来,歷歷分明,皆可指数。”
清 徐用锡 《得何义门太史凶信》诗:“君学谨派别,原本切讲究。”
周恩来 《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》:“在当时形势下,国民党在组织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派别,对三民主义也自然而然地作各种解释。”

⒋  区分,区别。

《宋书·志序》:“《刑法》《食货》,前説已该,随流派别,附之纪传。”
唐 冯贽 《<云仙杂记>序》:“天祐 元年,退归故里,筑选书室以居,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,六千九百餘帙,撮其膏髓,别为一书,其门目未暇派别也。”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一》:“《番阳通考》以四部分门,实因旧史,而支流派别,条理井然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江河的流派。

晋·左思〈吴都赋〉:「百川派别,归海而会。」

门户 流派 家数 宗派

⒉  宗教、政党、学术等人事团体内部实质或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团体。

如:「这两个不同派别,长期以来都能和平相处。」

派别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别扭,违拗。
  • 2、1.谓拱卫中心城市的城堡。
  • 3、1.副本。 2.同书的另一种版本。
  • 4、1.别扭。 2.处置,打发。
  • 5、1.变异。 2.辨别。
  • 6、1.谓改变。 2.象声词。
  • 7、1.犹偏师。主力部队之外协同作战的部队。 2.氏族的分支。
  • 8、簿1.另立的簿籍。
  • 9、1.见"别材"。
  • 10、1.亦作"别才"。 2.特殊的才能。
  • 11、辨别裁剔:别裁伪体亲风雅|篇什浩繁,别裁不易。
  • 12、1.另外贮存。 2.指另外贮存的钱。 3.指葬埋。
  • 13、1.分割家产;分家。
  • 14、1.惜别的心情。 2.与众不同的肠胃。比喻能豪饮。
  • 15、1.正式名称以外的别名。
  • 16、1.别驾的别称。
  • 17、1.离别的悲愁。
  • 18、1.分别而居。
  • 19、传记文的一种。与“本传”相对。多记载一人的逸闻轶事,可补充本传的不足。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注引《董卓别传》、《三国志·蜀·赵云传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等。
  • 20、1.诀别之辞。
  • 21、1.犹别第。正宅以外的住所。
  • 22、1.离别的情怀。
  • 23、1.犹党羽。
  • 24、1.亦作"别隝"。亦作"别隯"。 2.不相连的岛。孤岛。

派别的相关查询

派别的意思解释、派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