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iánɡ ɡōnɡ  ]
  • ㄌ一ㄤˊ ㄍㄨㄥ
  • YV XNG

良弓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好弓;强弓。

⒉  指擅长制弓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好弓;强弓。

《墨子·亲士》:“良弓难张,然可以及高入深。”
汉 陈琳 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奋 中黄 育 获 之士,骋良弓劲弩之势。”
清 吴锡麒 《<陔馀丛考>序》:“夫良弓九合,斯称鉅黍之名。”

⒉  指擅长制弓的人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内篇》:“良弓之子,不失为箕,失其弓矣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善于制弓的人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「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」

⒉  好弓。

《史记·卷九二·淮阴侯传》:「狡兔死,良狗亨;高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。」
《文选·曹植·白马篇》:「宿昔秉良弓,楛矢何参差。」

良弓(liang g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量功[liànɡ ɡōnɡ ]

    1.估量工程量的多少。 2.考核功绩。

  • 2、两宫[liǎnɡ ɡōnɡ ]

    1.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。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。因其各居一宫,故称两宫。 2.东宫和上台的合称。指太子及皇帝。

  • 3、两龚[liǎnɡ ɡōnɡ ]

    1.汉龚胜和龚舍的合称。 2.宋龚夬及其弟龚大壮的合称。

  • 4、梁宫[liánɡ ɡōnɡ ]

    1.指南朝梁的皇宫。

  • 5、良工[liánɡ ɡōnɡ ]

    1.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。

  • 6、良功[liánɡ ɡōnɡ ]

    1.古代指丝织品。

  • 7、良肱[liánɡ ɡōnɡ ]

    1.贤能的辅佐。

  • 8、亮工[liànɡ ɡōnɡ ]

    1.谓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。语本《书.舜典》:"钦哉,惟时亮天功。"孔传:"各敬其职,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。"

  • 9、亮拱[liànɡ ɡǒnɡ ]

    1. 日落后和日出前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一种朦胧的光带——亦称“曙暮辉弧”。

良弓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弓人和车人;亦指弓和车。 2.延聘贤人的车子。
  • 2、1.即弓衣。
  • 3、1.以弹弓发射弹丸的一种游戏。
  • 4、1.即弓衣。
  • 5、1.弓工。
  • 6、1.制弓的人。
  • 7、1.形容旧时妇女的小脚缠后弯曲如弓。亦指妇女的小脚。 2.借指女子。
  • 8、1.弓。
  • 9、1.弓。引申为射箭之术。
  • 10、1.有"弓"字铭文的酒器。 2.装弓的袋。
  • 11、1.语本《礼记.学记》:"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"孔颖达疏:"善为弓之家,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,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,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]。"后以"弓箕"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。
  • 12、1.盛弓箭的器具。
  • 13、1.弓与剑。 2.指武艺或用武。 3.传说黄帝骑龙仙去,群臣攀附欲上,致坠帝弓。又黄帝葬桥山,山崩,棺空,唯剑存。见《史记·封禅书》﹑汉刘向《列仙传·黄帝》。后因以"弓剑"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。
  • 14、1.制弓的人。
  • 15、1.制弓六材之一。用以黏合弓干。
  • 16、1.旧时妇女经裹缠后成弓形的小脚。 2.古时幞头的两垂脚稍曲成弓形,谓之弓脚。宋代辇官多戴双弓脚幞头。
  • 17、1.弓和箭。缴,系着生丝绳的箭。
  • 18、1.附在弓干外面的筋条。制弓用筋,能使箭深入。
  • 19、1.弓和旌。古代征聘之礼,用弓招士,用旌招大夫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"昔我先君之田也,旃以招大夫,弓以招士。"《孟子·万章下》:"敢问招虞人何以?曰:'以皮冠,庶人以旃,士以旗,大夫以旌。'"后遂以"弓旌"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。 2.借指延聘。
  • 20、1.元官署名,属武备寺。
  • 21、1.方言。步弓两足间的跨度。引申指土地面积。
  • 22、1.复姓。汉有弓里戍。见《后汉书.独行传.温序》。
  • 23、1.挽弓的力量。 2.弓的发射力。
  • 24、1.神名。

良弓的相关查询

良弓的意思解释、良弓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