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ènɡ shù  ]
  • ㄓㄥˋ ㄕㄨˋ
  • GHD OV

正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大于0的数。

positive number;

⒉  比喻积极因素。

殷盼朝野政治人物诚意正心,做国家社会进步的正数。

positive facto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称天数二十五,地数三十,合天地之数五十五谓之正数。参见“天数”、“地数”。

宋 张行成 《元包数义》卷二:“《易》倚天地正数而立之之数,所谓参天两地而倚数者也。”
宋 陈亮 《量度权衡》:“先儒以为五十有五乃天地之正数。”

⒉  正额,正式规定的数。

《醒世恒言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那 赵昂 深深的作揖道:‘全仗老兄着力!正数之外,另自有报。’”
清 夏炘 《学礼管释·释禫上》:“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者,谓三年丧之正数也。”

⒊  谓正项收入之数。
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一·葛端肃公家训》:“﹝ 吴汝荐 ﹞守 庐州,府治对有山,所出柴木,旧供府用。曰:‘此官物也。’计其值,皆入库作正数。”

⒋  数学名词。指大于零的数。对负数而言。

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好像一巨大的魔鬼尽着在他们所加上去的正数旁边画负号呢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数学上称凡大于零的数为「正数」。

正数(zheng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政枢[zhènɡ shū ]

    1.政治大权。

  • 2、政术[zhènɡ shù ]

    1.政治方略。

  • 3、政属[zhènɡ shǔ ]

    1.政治归属。犹隶属。

  • 4、正书[zhènɡ shū ]

    1.书体名。也叫楷书﹑真书。相传正书始于东汉王次仲,完备于三国魏锺繇。 2.旧时指"经"﹑"史"一类的书。别于小说﹑戏曲一类的"闲书"。

  • 5、正术[zhènɡ shù ]

    1.正确的道理﹑法则。 2.正当的法术。

  • 6、蒸暑[zhēnɡ shǔ ]

    1.形容盛暑天气闷热。

  • 7、蒸庶[zhēnɡ shù ]

    1.民众;百姓。

  • 8、拯赎[zhěnɡ shú ]

    1.援救赎取。

  • 9、整束[zhěnɡ shù ]

    1.整理收拾。

  • 10、整数[zhěnɡ shù ]

    自然数(正整数)与它们的相反数(即负整数)以及零的统称。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,通常记作z。

正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 数学用表。如:积分表、三角函数表等。
  • 2、1.指责,斥责。
  • 3、1.经常参谒。
  • 4、1.古时一种占卦方法。按一定的方式计算蓍草的茎数,把所得的奇数作为阳,偶数作为阴,排列成卦,以预测吉凶。策,蓍草的茎。
  • 5、表示数目的词。汉语数词前面加“第”表示序数。还经常和量词连用,构成数量短语,也简称数量词。
  • 6、1.方言。数落。 2.方言。犹唠叨。
  • 7、1.责备。
  • 8、1.历举典故。
  • 9、1.犹制度。 2.指广长。广,指口径;长,指上下。 3.指天象星宿运转的度数。 4.几次。
  • 10、1.一定的数目。
  • 11、1.进入伏天;伏天开始。
  • 12、1.犹数理。数术之理。
  • 13、1.以数字来计算。
  • 14、1.几十年。十二年为一纪。
  • 15、1.擅长术数的人。
  • 16、1.进入从冬至开始的"九"。每九日为一个"九",共有九个"九"。
  • 17、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。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,故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表示数值的数字。现代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,能加工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字、文字、字母、符号、文件、图像等。
  • 18、1.谓计算并予以登记。
  • 19、1.方言。数落;数说。
  • 20、1.指几粒米。晋张华《鹪鹩赋》:"巢林不过一枝﹐每食不过数粒。"后用作安于贫困生活之典。
  • 21、1.事物的多少和长短。 2.指事物的多少。
  • 22、按某种顺序依次排列的一组数:a1,a2,…,an,…,简记为{an}。数列里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,第n个数称为第n项,也称为数列的“通项”。当项数有限时称为“有穷数列”,否则称为“无穷数列”。
  • 23、1.数学的一个分科,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及其有关的规律。按研究方法的不同,大致可分为初等数论﹑代数数论﹑几何数论﹑解析数论等。
  • 24、1.列举过失加以指责。泛指责备。 2.不住地述说。

正数的相关查询

正数的意思解释、正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