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òu niánɡ  ]
  • ㄉㄡˋ ㄋ一ㄤˊ
  • GKU VYV

豆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构成蜻蜓目束翅亚目的昆虫,像蜻蜓而小。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行,吃小虫。

damselfly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端午节用的一种饰物。用艾、蒲或以缯绡剪制而成,用以辟邪。

《东京梦华录·端午》“又钉艾人於门上” 邓之诚 注转引 陈元靓 《岁时广记》卷二一引 宋 吕原明 《岁时杂记》:“﹝古端五词﹞门儿高掛艾人儿……奴儿自是豆娘儿。”

⒉  昆虫名。又名豆娘子、灯心蜻蜓。形状比蜻蜓略小,静止时两对翅直立在背上,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翔,吃小虫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动物名。一种昆虫。节肢动物门昆虫纲。体小色绿,形状像蜻蜓,比蜻蜓小,静止时两对翅直立在背上,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翔,以吃小虫维生。

豆娘(dou ni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都酿[dōu niànɡ ]

    1.大的酿造作坊。

豆娘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母亲与子女的合称。 2.长辈妇女和男女晩辈合称。 3.指妇女。参见"娘儿们"。
  • 2、1.已婚女子称自己父母的家。 2.借指曾经工作﹑学习﹑生活过的地方。 3.借指事物的来历﹑根据。
  • 3、1.母亲的兄弟。
  • 4、1.女人。 2.妻子。
  • 5、1.母亲。
  • 6、1.称母亲。 2.也称主妇或老年妇女。 3.称后妃。 4.称婆母。 5.祖母。 6.称女神。 7.方言。称父亲的姐妹。
  • 7、1.母亲。
  • 8、1.方言。詈词。
  • 9、1.谓母体。 2.比喻先天所固有的。
  • 10、1.女性通称。 2.指妇女上了年纪。
  • 11、1.方言。称姨母。 2.方言。旧时称女佣人。
  • 12、1.少女。亦为妇女的通称。 2.妻。 3.又以称主妇。 4.宫妃之称。
  • 13、儿们1.长辈妇女和男女晩辈的合称。 2.方言。泛指女人。多含轻蔑意。 3.方言。指妻子。
  • 14、老子1.指爹妈。 2.母亲。
  • 15、母子1.母亲和儿子。 2.母亲。
  • 16、1.俗谓送子女神之庙。
  • 17、子兵1.即娘子军。
  • 18、子布1.宋时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细白苎麻布。
  • 19、子关太行山中段著名关隘。在山西平定县与河北井陉县交界处。出入山西的主要门户。形势险要,向为军事要地。石太铁路经此。
  • 20、子军1.指唐高祖之女平阳公主所组织的军队。唐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嫁柴绍,并在长安。高祖将起义兵,遣使密召之。绍间行赴太原。公主乃归鄠县庄所,散家资,招引山中亡命,起兵以应高祖。营中号曰"娘子军"。事见《旧唐书·平阳公主传》。 2.由女子组成的队伍。 3.借指妇女们。
  • 21、1.母亲与子女的合称。 2.长辈妇女和男女晩辈合称。 3.指妇女。参见"娘儿们"。
  • 22、1.已婚女子称自己父母的家。 2.借指曾经工作﹑学习﹑生活过的地方。 3.借指事物的来历﹑根据。
  • 23、酿酝1.指酒。
  • 24、酿造用发酵的方法制造:泉水酿造的酒味特别醇。

豆娘的相关查询

豆娘的意思解释、豆娘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