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i xiǎnɡ  ]
  • ㄅㄞˊ ㄒ一ㄤˇ
  • RRR UGQO

白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白鲞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白鯗”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鲞,鱼干。白鲞指晒干的石首鱼,其味甜美。

白鮝(bai xi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白相[bái xiānɡ ]

    1.方言。游玩;戏耍。

  • 2、白祥[bái xiánɡ ]

    1.白色灾异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。 2.白色的祥瑞。

  • 3、白鲞[bái xiǎnɡ ]

    1.亦作"白鮝"。 2.剖开晒干的黄鱼。

  • 4、白象[bái xiànɡ ]

    1.白色的象。古代以为瑞物。 2.古代的一种杂戏。 3.复姓。古有白象先生。见汉应劭《风俗通.姓氏篇下》。

  • 5、百祥[bǎi xiánɡ ]

    1.各种吉利的事物。 2.众神。

  • 6、百响[bǎi xiǎnɡ ]

    1.方言。一百个爆竹编成的鞭炮。亦泛指鞭炮。

  • 7、柏乡[bǎi xiānɡ ]

    1.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春秋晋鄗邑地,西汉置鄗县,又分置柏乡侯国。东汉合并鄗与柏乡为高邑。县北鄗城有光武庙,东汉光武帝即位于此。

  • 8、败象[bài xiànɡ ]

    1.败落的迹象。

  • 9、败像[bài xiànɡ ]

    1. 失败的征兆。

  • 10、拜相[bài xiānɡ ]

    1.被任命为宰相。

白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出售鲞鱼和腌腊食品的店铺。
  • 2、1.亦作"鲞鱼"。 2.干鱼;腌鱼。
  • 3、1.食品。腌制的鱼肚。
  • 4、1.鳓鱼鲞。因鳓鱼头上有骨,合之如鹤喙形,故称。
  • 5、1.干鱼,腌鱼;腌腊食品。
  • 6、1.腌制或风干的鱼肉食品。
  • 7、潒潒1.荡漾貌。
  • 8、迒陌1.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。
  • 9、迒蹄1.兽类的脚迹。
  • 10、閧端1.起哄而挑起事端。
  • 11、閧聚1.群集喧闹。
  • 12、閧闉1.里巷和瓮城。
  • 13、銗镂1.古铜器名。釜属。熟食器。
  • 14、銗筩1.古代接纳告密文书的器具。
  • 15、降龙1.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。
  • 16、降顺1.投降归顺。
  • 17、降伏1.降服﹔制伏。
  • 18、降伏降服;制服:望风降伏|我一定要降伏这匹野马。
  • 19、降服1.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。 2.犹降物。谓穿素服。 3.旧制。丧服降低一等为"降服"。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﹐其已出继者﹐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。
  • 20、衖堂1.方言。小巷。
  • 21、儴佉1.梵语。印度古代神话中国王名,即转轮王。也写作"禳佉"﹑"蠰佉"。
  • 22、儴佯1.亦作"儴徉"。 2.游荡貌。
  • 23、儴徉1.见"儴佯"。
  • 24、勷理1.助理。勷,通"襄"。

白鮝的相关查询

白鮝的意思解释、白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