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uǒ tǎn  ]
  • ㄌㄨㄛˇ ㄊㄢˇ
  • TMDS PUJG

躶袒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裸露身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裸露身体。

《南齐书·萧坦之传》:“﹝ 少帝 ﹞或值醉后躶袒, 坦之 輒扶持諫喻。”

躶袒(luo t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逻檀[luó tán ]

    1.见"逻逤檀"。

  • 2、倮袒[luǒ tǎn ]

    1.裸露上身。

  • 3、裸袒[luǒ tǎn ]

    1.赤身露体。

  • 4、罗潭[luó tán ]

    1.指汨罗江。在湖南省东北部。战国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﹐投此江而死。

躶袒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袒护包庇。
  • 2、1.形容衣服袒露而狭小。
  • 3、1.袒露肩胛。
  • 4、1.坦率,不做作。
  • 5、1.即僧却崎。僧尼五衣之一。为一种覆肩掩腋衣。唐时亦称掩腋。
  • 6、1.肉袒面缚以示投降。语出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"周武王伐纣克殷,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,肉袒面缚。"司马贞索隐:"面缚者,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。"
  • 7、1.袒右膊而割切牲肉,古代天子敬老﹑养老之礼。语出《礼记.乐记》:"食三老﹑五更于太学,天子袒而割牲,执酱而馈,执爵而酳。"
  • 8、1.偏袒维护。谓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。
  • 9、1.袒露右肩。
  • 10、1.袒露解开。 2.毫无掩饰地敞开。
  • 11、1.袒左痛哭。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。
  • 12、1.古丧礼,死者已小敛,吊丧者袒衣括发而吊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"主人既小敛,袒﹑括发。"
  • 13、露出身体:袒露腹部,让医师检查。
  • 14、1.见"袒裼裸裎"。
  • 15、1.袒衣免冠。古代丧礼:凡五服以外的远亲,无丧服之制,唯脱上衣,露左臂,脱冠扎发,用宽一寸布从颈下前部交于额上,又向后绕于髻,以示哀思。
  • 16、1.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﹑裼衣﹑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。是一种违礼的不敬之举。
  • 17、1.谓脱去上衣,裸露肢体。古人谢罪或祭祀时的一种表示。
  • 18、①露出内衣:不敢袒裼。 ②露出身体:袒裼暴虎。
  • 19、1.谓脱袜赤足。古人致敬谢罪的一种礼节。 2.表示对神灵的虔诚。 3.袒胸赤足。
  • 20、1.袒左与跳踊。古代丧礼仪节。
  • 21、1.脱去右袖,露出右臂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。 2.脱去右袖,露出右臂。古时表示参加起事的标志。 3.汉吕后死,太尉周勃入北军,"行令军中曰:'为吕氏右袒,为刘氏左袒。'军皆左袒。"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。事见《史记.吕太后本纪》。后遂以"袒右"表示对旧势力的拥护。
  • 22、1.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。
  • 23、1.露出皮肉挨打。
  • 24、1.古行礼时,袒出上衣之左袖,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,而露出裼衣;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,而露出左臂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。

躶袒的相关查询

躶袒的意思解释、躶袒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