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ì biàn  ]
  • ㄌ一ˋ ㄅ一ㄢˋ
  • EN UYTU

力辨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努力争辩或辩白。辨,通“辩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努力争辩或辩白。辨,通“辩”。

宋 袁文 《瓮牖闲评》卷二:“苏东坡 作《志林》,力辨此一段事。”
《金史·刘仲洙传》:“田瑴 等以党罪废錮者三十餘家, 仲洙 知其寃,上书力辨,帝从之。”

力辨(li b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里边[lǐ biɑn ]

    (~儿)一定的时间、空间或某种范围以内:柜子~ㄧ他一年~没有请过一次假ㄧ这件事~有问题。

  • 2、历变[lì biàn ]

    1.犹演变。

  • 3、立便[lì biàn ]

    1.立刻;立时。

  • 4、狸变[lí biàn ]

    1.亦作"狸别"。 2.犹豹变。

  • 5、理辨[lǐ biàn ]

    1.犹申辩。

  • 6、利便[lì biàn ]

    1.谓形势之便利。语出汉贾谊《过秦论》:"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河山。" 2.便利;便当。 3.伶俐。

  • 7、隶变[lì biàn ]

    1.指汉字从篆书演化为隶书而产生的变化。

力辨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辨析明白﹐分辨清楚。 2.表白。辨﹐通"辩"。 3.说明事实真相﹐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2、1.对别人的毁谤加以申辩和驳正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3、1.犹谦恭。
  • 4、1.犹变换。辨﹐通"变"。
  • 5、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,在认识上加以区别:~真假 ㄧ~方向。
  • 6、1.辩难﹐驳正。辨﹐通"辩"。 2.争辩反驳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7、1.指学识广博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8、1.佛教语。谓善于宣讲佛法之才。辨﹐通"辩"。 2.善于言谈或辩论之才﹐雄辩之才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9、1.叙事明白﹐剪裁得当。辨﹐通"辩"。语本晋范宁《<春秋谷梁传集解>序》﹕"《左氏》艳而富﹐其失也巫﹔《谷梁》清而婉﹐其失也短﹔《公羊》辩而裁﹐其失也俗。"杨士勋疏﹕"辩﹐谓说事分明﹐裁﹐谓善能裁断。"
  • 10、1.判断推测。
  • 11、1.辨别考察。
  • 12、1.辨别品味。
  • 13、1.辩说的言辞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14、1.长于说理而简明扼要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15、1.以钓为喻﹐论说用人之道。辨﹐通"辩"。《六韬.文师》载:周文王猎于渭水之阳﹐遇姜太公垂钓于野。太公向文王进言﹐以为"以饵取鱼﹐鱼可杀;以禄取人﹐人可竭"﹐君王只有不惜爵禄网罗人才﹐才能使"天下归之"。文王深以为然﹐遂拜太公为师。
  • 16、1.辨讹订讹。
  • 17、1.分辨裁断﹔分辨判断。
  • 18、1.辩论答对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19、1.辨明谬误。
  • 20、1.转换﹐变更。辨﹐通"变"。
  • 21、1.辨别四方。
  • 22、1.科举时代士人因犯法革去功名﹐后由于申辩而得以恢复﹐谓之"辨复"。辨﹐通"辩"。
  • 23、1.颁布。辨﹐通"班"。
  • 24、1.见"辩哥"。

力辨的相关查询

力辨的意思解释、力辨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