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ànɡ zhōu  ]
  • ㄉㄤˋ ㄓㄡ
  • AIN TUI

荡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以手推舟,行于陆地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南宫适问于孔子曰:'羿善射,奡荡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'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奡多力,能陆地行舟。”邢昺疏:“荡,训推也,能陆地推舟而行。”一说,以舟船冲锋陷阵。见清顾炎武《日知录·奡荡舟》。

⒉  划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以手推舟,行于陆地。一说,以舟船冲锋陷阵。见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奡盪舟》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南宫适 问於 孔子 曰:‘ 羿 善射, 奡 盪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’”
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:“奡 多力,能陆地行舟。”
邢昺 疏:“盪,训推也,能陆地推舟而行。”

⒉  划船。

唐 刘禹锡 《采菱行》:“盪舟游女满中央,采菱不顾马上郎。”
1. 簸荡船只。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蔡 女为 桓公 妻, 桓公 与之乘舟,夫人荡舟, 桓公 大惧。”
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蔡 女荡舟, 齐 师大侵 楚。”

⒊  用水师冲锋陷阵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羿 善射, 奡 荡(盪)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”
顾炎武 《日知录·奡荡舟》:“古人以左右衝杀为盪,陈其鋭卒,谓之跳盪,别帅谓之盪主。”

⒋  划船。

南朝 梁元帝 《采莲赋》:“妖童媛女,荡舟心许。”
唐 李咸用 《横塘行》:“红綃撇水荡舟人,画橈掺掺柔荑白。”
元 倪瓒 《九日过彦行用韵》:“荡舟烟景晚,举盃当素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划船。也作「荡舟」。

如:「我们在湖上荡舟,欣赏青山绿水,多惬意啊!」

⒉  用手移动船只,或陆地行舟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「羿善射,奡荡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」

荡舟(dang zhou)同音词

  • 1、当州[dānɡ zhōu ]

    1.本州。

  • 2、当轴[dānɡ zhóu ]

    ①比喻在政府中居主要地位,执掌主要权力:当轴秉权|当轴诸公,安常习故。 ②指执掌主要权力者:迎合当轴之意。

  • 3、当昼[dānɡ zhòu ]

    1.白天。

荡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水军;水兵。
  • 2、1.船和车。 2.谓乘船﹑乘车旅行。亦借指旅途。
  • 3、1.船停泊之所。即码头。 2.行船途中,船上。
  • 4、1.同"舟航"。 2.指船只。
  • 5、1.船只。 2.犹津梁。 3.拯济。 4.比喻济世的良才。
  • 6、1.《庄子.大宗师》:"夫藏舟于壑,藏山于泽,谓之固矣。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,昧者不知也。"意谓世事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化着﹐而昧者不察。舟壑,藏在山谷中的船。后借指世事。
  • 7、1.亦作"舟檝"。 2.《诗.卫风.竹竿》"桧楫松舟"毛传:"楫所以棹舟,舟楫相配,得水而行。"后以"舟楫"泛指船只。 3.指行船。 4.船桨。 5.指船夫。 6.比喻宰辅之臣。
  • 8、1.见"舟楫"。
  • 9、1.同"舟楫"。 2.泛指船只。
  • 10、1.战船。
  • 11、1.古代掌管薮泽的官。
  • 12、1.水军。
  • 13、1.用船架设的浮桥。 2.船和桥。 3.济渡;拯济。 4.华舟和杞梁的并称。两人皆春秋时齐国大夫。
  • 14、1.古代主管船只的官。
  • 15、1.用船只架设的浮桥。
  • 16、1.船夫。
  • 17、1.水军。 2.船夫;舵手。
  • 18、1.船税。
  • 19、1.周旋。舟,通"周"。
  • 20、1.古代掌管船只的官。
  • 21、1.船和车。 2.谓乘车乘船旅行。
  • 22、1.用船在水上作战。
  • 23、1.同"周章"。 2.周游。
  • 24、1.船只停泊处。

荡舟的相关查询

荡舟的意思解释、荡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