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ái lù  ]
  • ㄅㄞˊ ㄌㄨˋ
  • RRR OX

白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白色的鹿。传说仙人,隐士多骑白鹿。

且放白鹿青崖间。——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
white de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白色的鹿。古时以为祥瑞。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得四白狼、四白鹿以归。”
《汉书·郊祀志五》:“已祠,胙餘皆燎之,其牛色白,白鹿居其中。”
《宋书·符瑞志中》:“白鹿,王者明惠及下则至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禨祥·白鹿》:“嘉靖 十二年, 河南 巡抚 吴山 献白鹿,为大臣諂媚之始。”

⒉  复姓。 汉 有 白鹿先生。见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姓氏下》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白色的鹿。古人认为白鹿是祥瑞之物。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「王不听,遂征之,得四白狼、四白鹿以归。」
《宋书·卷二八·符瑞志中》:「白鹿,王者明惠及下则至。」

白鹿(bai lu)同音词

  • 1、白露[bái lù ]

    1.秋天的露水。 2.二十四节气之一。每年在阳历九月八日前后。 3.茶的一种。 4.犹言陈述吐露。

  • 2、白虏[bái lǔ ]

    1.东晋时秦人对鲜卑的蔑称。

  • 3、白辂[bái lù ]

    1.见"白路"。

  • 4、白路[bái lù ]

    1.亦作"白辂"。古代皇帝于秋季所乘的车子。 2.大道。

  • 5、白鹭[bái lù ]

    鸟纲,鹭科。全身羽毛雪白。苗条纤瘦,颈和双腿细长,飞行时头颈和双脚伸直成一直线。春夏常成群活动于湖沼岸边和水田中。主要吃小鱼等水生动物。

  • 6、百禄[bǎi lù ]

    1.犹多福。 2.小儿出生满百日举行的贺宴。

  • 7、柏露[bǎi lù ]

    1.柏叶上的露珠。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"弘农邓绍尝八月旦入华山采药,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,皆如珠满囊。绍问曰:'用此何为?'答曰:'赤松先生取以明目。'"后用为典。

  • 8、柏路[bǎi lù ]

    1.谓送葬之路。

  • 9、败露[bài lù ]

    坏事或阴谋被发觉了:事情败露,歹徒妄想逃之夭夭。 【败露】坏事或阴谋被发觉了:事情败露,歹徒妄想逃之夭夭。

白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鹿1.汉代的一种皮币。
  • 2、鹿1.即鹿皮冠。
  • 3、鹿1.粗布。
  • 4、鹿1.地名。 2.篱落。比喻隐居之处。
  • 5、鹿1.野鹿休息活动的场所。
  • 6、鹿1.像鹿那样跳跃着迅跑。
  • 7、鹿1.古代的一种小车。 2.鹿拉的车子。 3.佛教语。三车之一。以鹿车喻缘觉乘(中乘)。
  • 8、鹿1.晋孝子许孜为母墓道植松,被鹿所触犯,许甚悲恸,后鹿忽为猛兽所杀。事见《晋书.孝友传.许孜》。后以"鹿触"为诗文典故。
  • 9、鹿1.指坐卧之具。古人所谓"坐榻"。
  • 10、鹿1.亦作"鹿葱"。 2.石蒜科植物。多年生草本,地下有鳞茎,夏日生花轴,轴顶生数花﹐花淡红紫色。因花色与萱稍相似,古人曾误认为萱。 3.藜芦的别名。
  • 11、鹿1.指东西房和南北房连接转角的地方。 2.借指厢房。
  • 12、鹿1.指白鹿洞。宋朱熹讲学处。
  • 13、鹿1.野绿豆。
  • 14、鹿1.犹落拓。颠沛流离貌。
  • 15、鹿1.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。
  • 16、鹿1.古方言。败退溃散貌。
  • 17、鹿1.鹿的耳朵。 2.见"鹿耳门"。
  • 18、鹿1.指鹿车。
  • 19、鹿1.粗陋的鞋子。
  • 20、鹿1.鹿肉干。
  • 21、鹿1.蓄水河港。 2.地名。在台湾省本岛西岸﹑彰化西南。台湾省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之一。
  • 22、鹿1.鹿皮。
  • 23、鹿1.悬物的钩。 2.鹿的角。
  • 24、鹿1.烧熟的带汁鹿肉块。

白鹿的相关查询

白鹿的意思解释、白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