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iě quàn  ]
  • ㄊ一ㄝˇ ㄑㄨㄢˋ
  • QTG UGV

铁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铁契。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铁契。参见“铁契”。

《东观汉记·桓帝纪》:“﹝ 延熹 ﹞八年,妖贼 盖登 称太皇帝,有璧二十,珪五,铁券十一。后伏诛。”
《旧唐书·良吏传下·杨元琰》:“及事成,加云麾将军,封 弘农郡公,食实封五百户,仍赐铁券,恕十死。”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钱武肃铁券》:“吾乡 钱叔琛 氏 贇,乃 武肃王 之诸孙也……尝出示所藏铁券,形宛如瓦,高尺餘,阔二尺许,券词黄金商嵌。”
清 朱彝尊 《谒刘文成公祠》诗:“黄金遗像蚀,铁券几人传。”
清 凌扬藻 《蠡勺编·铁券》:“台州 民 钱允一,有家藏 吴越王 鏐 唐 赐铁券。 洪武 初, 太祖 欲封功臣,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。其制如瓦,第为七等。公二等(一高尺,广一尺六寸五分;一高九寸五分,广一尺六寸),侯三等(一高九寸,广一尺五寸五分;一高八寸五分,广一尺五寸;一高八寸,广一尺四寸五分),伯二等(一高七寸五分,广一尺三寸五分;一高六寸五分,广一尺二寸五分)。外刻歷履恩数之详,以记其功;中鐫免罪减禄之数,以防其过。字嵌以金。凡九十七副,各分左右。左颁功臣,右藏内府。有故,则合之以取信。”

⒉  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。

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寄书》:“到今朝藿食伴腥膻,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古代颁赐功臣之物,以铁制成,形如瓦,为其记功免罪的依据。

谈征·物部·铁券:「汉书高祖记丹书铁契。按:铁券如半破木甑,有四孔,穿縚刻文字于上,陷金是也。此封列侯誓书镌免死及俸禄之数于面。形如瓦,一藏内府,一授本爵。」

铁券(tie q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铁拳[tiě quán ]

    1.比喻强大的打击力量。

  • 2、贴权[tiē quán ]

    某只股票在除权、除息后交易价格低于除权、除息价格叫贴权。

铁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宋代发给出戍或就役士卒的一种补助凭证。可据以领取钱币﹑实物等。
  • 2、1.契据;凭证。
  • 3、1.宋时朝廷从边境收购马匹的一种方式。
  • 4、1.拱门。
  • 5、1.谓契合于内;务内。 2.分内。
  • 6、1.契据。
  • 7、1.谓凭券供给的膳食。
  • 8、1.契约,文书。
  • 9、1.堪与家术语。指墓前地气聚合之处。 2.墓前的祭台。
  • 10、1.犹簿据。
  • 11、1.谓契合于外界;务外。
  • 12、1.契约。
  • 13、1.契据。
  • 14、1.契据。
  • 15、1.券证的实际价值。
  • 16、矔习1.互相熟悉。
  • 17、卷舒1.卷起与展开。 2.犹进退;隐显。
  • 18、卷娄1.拘挛。衰老背驼貌。 2.羊的别名。
  • 19、卷屈1.蜷曲。
  • 20、卷然1.柔弱貌。
  • 21、铨总1.犹铨综。 2.指吏部。
  • 22、筌句1.谓作律诗先得一联﹐更思一联配之。
  • 23、筌拾1.犹收录。
  • 24、筌罤1.佛教语。谓获取佛道的途径。筌﹐捕鱼器;罤﹐捕兔器。

铁券的相关查询

铁券的意思解释、铁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