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ō nǐ  ]
  • ㄇㄛ ㄋ一ˇ
  • RAJD RNY

摸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模仿,仿效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模仿,仿效。

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公琰 殖根,不忘中止。岂曰摸拟,实在雅性。”
宋 曾巩 《与王介甫第一书》:“欧公 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,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,请相度示及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·斯巴达之魂》:“译者无文,不足摸拟其万一。”

摸拟(mo ni)同音词

  • 1、模拟[mó nǐ ]

    ①模仿;仿照:模拟真人大小|模拟演出。 ②推测:巾短情长,所未尽者,尚有万千,汝可以模拟得之。

  • 2、摩尼[mó ní ]

    1.指摩尼教。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。其教宣扬光明与黑暗对立﹐为善恶本原。摩尼为明的代表﹐故摩尼教又称明教﹑明尊教。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不同说法。唐武后延载元年﹐波斯人拂多诞持《二宗经》来朝﹐唐代宗大历三年在长安建摩尼寺﹐赐额大云光明寺。其教多在长安﹑洛阳及西域商人中流行。唐人亦称其教徒为摩尼。 2.梵语宝珠的译音。也作"末尼"。 3.泛指佛珠。 4.水窦。

  • 3、摩拟[mó nǐ ]

    1.比拟研究。 2.模仿。

  • 4、没溺[mò nì ]

    1.沉没。 2.沉迷。

  • 5、摹拟[mó nǐ ]

    ①模仿:艺术上一味摹拟别人不可取。 ②假想的:摹拟敌机。

  • 6、莫逆[mò nì ]

    指彼此投合,交谊深厚:莫逆之交|两人最为莫逆。

  • 7、抹泥[mǒ ní ]

    1. 指爆孔抹衬粘泥以防炸药潮湿的操作。

  • 8、抹腻[mǒ nì ]

    1.犹整齐。

  • 9、末尼[mò ní ]

    1.真珠,珠玉,宝石。末,也写作"摩"。 2.宗教名。详"末尼教"。 3.同"末泥"。

  • 10、末泥[mò ní ]

    1.古代戏剧角色名。简称"末"。

摸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科举制度中主考官拟作的示范文章。又称拟墨。
  • 2、1.谓仿效帝王制度。
  • 3、1. 一般是指无形的东西,常强调形成或造出与预想的设计、原来的目的或某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相适合的东西。如:拟出一项财政报告。
  • 4、1.犹打算。
  • 5、1.犹抵命。
  • 6、1.草拟。
  • 7、1.一定。 2.决定。 3.起草制定。
  • 8、1.揣度;推测。
  • 9、1.量刑判罪。
  • 10、1.效法。
  • 11、1.效法。
  • 12、稿1.起草文稿。
  • 13、1.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。如汉扬雄拟《易》作《太玄》﹐拟《论语》作《法言》﹐以及《文选》中的"杂拟"等。后成为诗体之一。晋陆机﹑南朝宋鲍照等皆有《拟古》诗。
  • 14、1.犹防御。
  • 15、1. 一组观测结果的数字统计与相应数值组的吻合。
  • 16、1.亦作"拟迹"。 2.仿效。 3.揣度足迹。
  • 17、1.汉扬雄仿《易》作《太玄》﹐仿《论语》作《法言》﹐后人谓之"拟经"。
  • 18、1.犹御寇。
  • 19、1.比拟;伦比。
  • 20、1.指拟立为太子之说。 2.科学上有待证明的假设。
  • 21、1.摹拟描摹。
  • 22、1.即拟程。
  • 23、1.明清时﹐各处奏本送达内阁后﹐由阁员用墨笔预拟批答于浮票﹐再送呈皇帝朱批﹐称为拟票﹐也称票拟。
  • 24、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格。例如童话里的动物会像人一样思考、说话。

摸拟的相关查询

摸拟的意思解释、摸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