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ā lán ruò  ]
  • ㄚ ㄌㄢˊ ㄖㄜˇ
  • BS UDF ADK

阿兰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兰若”。[梵aranya]

引证解释

⒈  梵语的音译。意译为寂静处或空闲处。原为比丘洁身修行之处,后亦用以称一般佛寺。

宋 王安石 《草堂怀古》诗:“周顒 宅入阿兰若, 娄约 身归窣堵波。”
明 李贽 《初往招隐堂堂在谢公墩下》诗之二:“尽日阿兰若,吾生事若何!”
清 郝懿行 《证俗文·梵语》:“梵言阿兰若, 汉 言精舍也。译曰无諍也,或曰空静处也。”
明 王世贞 《游匡庐不能从南康道入取瀑布石梁之胜志叹》诗:“阿兰地寂寂,篮笋天茫茫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无诤处、寂静处、林野。为梵语Aranyaka或Aranya的音译。原指远离村落的人住处,后指一般佛教寺院。也作「兰若」、「阿兰那」、「阿练若」、「阿练儿」。

《根本萨婆多部律摄·卷十四》:「阿兰若者,去村一拘卢舍,有僧住处。」

阿兰若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若干。 2.如;像。
  • 2、1.长而下垂的样子。 2.众多的样子。 3.每每,常常。
  • 3、1.此时,现在。 2.那时,当时。
  • 4、使1.假使,假如,如果。
  • 5、1.犹其人。语出《淮南子.道应训》:"卢敖游乎北海,经乎太阴,入乎玄阙,至于蒙谷之上,见一士焉……卢敖与之语曰:'……子殆可与敖为友乎?'若士者齤然而笑曰:'……然子处矣,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,吾不可以久驻。'若士举臂而竦身,遂入云中。"后因以"若士"代仙人。
  • 6、1. ——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,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要是”、“如果”,正句中常用“就”、“便”跟它相呼应。如: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,并不敢怨怅。——《水浒传》。如:他若是不去,我们就让别人去。
  • 7、1.温顺而善良。
  • 8、1.古水名。即今雅砻江。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,古时亦称若水。
  • 9、1.如此。
  • 10、1.香草名。
  • 11、1.怎样;怎样的。 2.怎堪。 3.怎能。 4.倘若。
  • 12、1.见"若下酒"。
  • 13、1.见"若耶"。
  • 14、1.即若敖鬼。
  • 15、1.你们。 2.这些人,这等人。
  • 16、1.犹你们。
  • 17、1.此,这;这些。 2.如此,这样。
  • 18、1.假如,如果。
  • 19、1.即若下酒。
  • 20、1.传说中人类的祖先。
  • 21、1.见"若榴"。
  • 22、1.亦作"若留"。 2.即石榴。
  • 23、1.古代神话中的树名。《山海经.大荒北经》:"大荒之中,有衡石山﹑九阴山﹑泂野之山,上有赤树,青叶,赤华,名曰若木。"郭璞注:"生昆仑西附西极,其华光赤下照地。"一说,即扶桑(见清段玉裁《说文.木部》"榑"字注)。
  • 24、1.至于。用于句子开头,表示另起一事。

阿兰若的相关查询

阿兰若的意思解释、阿兰若的拼音怎么读?